摘要:特别声明:文章内容均是根据网络权威资料,结合本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大家知晓!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均是根据网络权威资料,结合本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大家知晓!
引言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可偏偏有人,端着中国观众的钱袋子,还要踩在中国人的头上作妖。
曾经的“国民女神”全智贤,在《我的野蛮女友》和《来自星星的你》中红遍了大江南北,赚得盆满钵满。
多少中国观众捧她上神坛,品牌代言排着队送钱给她。
结果呢?她的新剧《暴风圈》竟然爆出一连串“辱华台词”和恶意抹黑镜头,网友看了直呼:真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就骂娘!
一夜之间,奢侈品牌评论区沦陷,代言广告被抵制,网友喊话“滚出中国市场”。
曾经的“冻龄女神”,如今正被推向舆论的风暴眼。
这事,到底是剧组背锅,还是全智贤本人“晚节不保”呢?
一、昔日国民女神,如今口碑崩塌
要说全智贤在中国的火,她几乎是韩流时代的标志。
2001年的《我的野蛮女友》,多少人被她那种野蛮却又娇俏的气质迷倒?十几年后,《来自星星的你》再度火爆,她和都教授的爱情故事,掀起一阵追剧狂潮。
可以说,全智贤在中国“红了二十年”。
她代言的饮料、化妆品、奢侈品牌,几乎覆盖大街小巷。
LV、伯爵、海蓝之谜等等,个个是国际大牌,她是拿钱拿到手软。
但讽刺的是,正是这个被中国观众一手捧红的“女神”,如今却因几句台词、一场戏,把自己推下神坛。
有网友讽刺:“她把自己当公主,但忘了中国观众才是她的金主。”
二、争议台词,踩中中国人底线
新剧《暴风圈》里,全智贤饰演一名“女总统候选人”。
这个角色本来挺新鲜,结果偏偏台词惹怒了中国观众。
其中一句:“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
这话一出,网友炸锅,众所周知,中国一直倡导和平发展,这是国家的基本立场,可在剧中,却被轻描淡写成“好战国家”。
更离谱的是,剧里反派角色全程说中文,而正派人物却用韩语或英语。镜头给出的暗示很明显:坏人等于说中文的。
还有一个场景,地毯和椅子上赫然印着黄色五角星,演员们踩在上面,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暗戳戳地“恶搞”中国的国旗元素。
这种安排,能说是无意吗?观众心里自有杆秤。
三、恶搞文化,不只是“剧本问题”
有人说,全智贤只是按剧本演戏,导演编剧才是罪魁祸首,可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剧里有一幕,全智贤用怪腔怪调念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首千古名作,原本是表达豪迈与自信,却在她嘴里变成了调侃与嘲弄,那种戏谑的口气,网友听得浑身难受。
试问,一个在中国市场捞金二十年的演员,会不清楚中国文化的分量?会不知道这段表演的分寸?
更别提剧组还拿香港的老旧街区冒充“大连”,故意加灰暗滤镜,把繁体字招牌放进镜头,给全球观众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城市又破又旧。
这种层层叠叠的细节,真能用一句“只是剧本”搪塞过去?
四、网友愤怒,品牌成了第一波受害者
说句实在话,中国观众的忍耐度一直很高。你演爱情戏、演奇幻剧,我们照样追,可一旦触及国家尊严,立马零容忍。
《暴风圈》播出后,伯爵、LV、海蓝之谜等全智贤代言的品牌评论区瞬间被攻陷。
“立刻解约!”
“不解约就不买!”
“吃中国饭还敢辱华?”
更狠的是,有网友直接晒出退货单,把行动落实到消费选择上,尤其是护肤品的消费群体,她们的抵制对品牌来说就是切肤之痛。
品牌公关团队连夜加班,回复网友“会向上级反馈意见”,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若不做出明确表态,这些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恐怕要大缩水。
换句话说,全智贤不仅毁了自己,还把合作品牌拉下了水。
五、惯犯还是无心?过往争议被翻旧账
风波越闹越大,网友开始扒全智贤的旧账。
早些年,她代言恒大冰泉。
广告词里原本的“长白山水源”,到了韩国口中,硬生生被改成别的说法,回避“中国元素”,最终恒大紧急解约,但事情当年没掀起大波澜。
如今新剧一出,这些旧事被重新翻出,人设彻底崩塌。
有网友直言:“她不是第一次了,这是有意为之。”
也有人提出另一种声音:全智贤只是拿片酬演戏,错在导演和编剧。
可问题是,一个国际巨星,真的可以在完全不考虑剧本立场的情况下“只顾赚钱”吗?
在公众眼里,这已经不单单是“演技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六、娱乐圈里的“教训课”
其实,这次全智贤风波,也给娱乐圈上了一课:
你可以演各种角色,可以挑战尺度,但有两条红线不能碰——国家尊严、文化底线。
中国市场大,观众多,消费力强。
可中国观众也不是冤大头,更不是任人欺负的提款机。
谁不尊重,就抵制谁;谁敢“砸锅”,就让他在中国无戏可唱。
这不是盲目的情绪,而是守护自己文化和尊严的本能。
结语
全智贤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吃饭砸锅。
她本来可以优雅老去,被观众记住的是“千颂伊”的美貌与经典。
可如今,却因为一部剧、一段台词,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
网友骂她“晚节不保”,其实是惋惜,也是提醒。娱乐圈谁也别以为观众是“韭菜”,捞一波就走。
中国观众的眼睛,雪亮得很。
—— 完 ——
来源:眼界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