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钦定王牌到口碑扑街:《不死不幸》为何难续《鬼灭》神话?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10-30 15:20 1

摘要:《鬼灭之刃》的爆火,让《周刊少年 Jump》陷入了对 “下一个现象级作品” 的狂热追逐。当《不死不幸》带着新颖设定登场时,集英社编辑部一度坚信,他们终于找到了《鬼灭》的接班人。然而三年过去,这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不仅没能延续奇迹,反而成了日本网络上反复调侃的 “

《鬼灭之刃》的爆火,让《周刊少年 Jump》陷入了对 “下一个现象级作品” 的狂热追逐。当《不死不幸》带着新颖设定登场时,集英社编辑部一度坚信,他们终于找到了《鬼灭》的接班人。然而三年过去,这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不仅没能延续奇迹,反而成了日本网络上反复调侃的 “笑柄”,从万众期待到口碑滑坡,它的遭遇堪称一场 “编辑部预判失误” 的典型案例。

《不死不幸》由户冢庆文创作,核心故事围绕两位特殊能力者展开:拥有 “不死” 能力的安迪,与自带 “不幸” 体质的少女风子。两人因共同对抗掌控世界规则的组织 “UNION” 而携手同行,故事里既有少年漫标志性的王道热血,又融入了爱情线与 “反转规则” 的脑洞设定 —— 这种独特的混合风格,让业内一度看好它能接过《鬼灭之刃》的接力棒。为了将这部作品推上 “爆款” 宝座,集英社投入了顶级资源:新宿车站挂满它的宣传海报,《JUMP FESTA》展会将其作为主打项目推广,甚至连续四年在杂志定期订阅特典里,附赠《不死不幸》的专属彩页插画。彼时的编辑部满心笃定,这部作品会成为《周刊少年 Jump》的 “下一座金矿”。

尽管集英社倾尽全力宣传,《不死不幸》的市场反应却异常冷淡,日本网友的吐槽几乎一边倒,所有不满都聚焦在 “角色” 与 “风格” 两大痛点上。男主安迪被吐槽 “像《猎人》里的芬克斯,完全没有主角感”,尤其是他光着身子、靠自残发起攻击的设定,对普通观众来说太过 “硬核”;女主风子的 “巨乳 + 萝莉” 组合被批 “刻意又违和”,即便人设走温柔路线,也没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原本想走 “不死的浪漫” 路线,却因战斗中频繁出现的血浆画面,被观众调侃成 “血浆版搞笑番”;在 “角色视觉吸引力” 愈发重要的当下,这样的呈现完全没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简单来说,它既没让观众觉得 “好看”,也没能塑造出值得嗑的角色关系,自然难以留住读者。

《鬼灭之刃》的成功,让《周刊少年 Jump》编辑部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误以为只要作品 “设定独特”“世界观宏大”,就能打动观众。于是他们接连将《武士 8》《不死不幸》《夜樱家大作战》等作品推上 “王牌候选” 的位置,投入大量资源宣传,结果却都是 “声量大、反响小”。编辑部恰恰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观众买单的从来不是 “奇特设定”,而是 “情感共鸣”。《鬼灭之刃》能火,固然有动画改编的加持,但更核心的是它讲了 “家人”“羁绊”“在痛苦中前行” 这些普通人都能共情的故事;而《不死不幸》试图探讨 “生死与命运”,却深陷复杂抽象的设定迷宫,最终变成一部 “热血却看不懂” 的作品,根本没能传递出能打动观众的情绪。

网友复盘《不死不幸》的问题时,总结出了四个关键症结:角色缺乏吸引力,主角形象不符合少年漫观众的偏好,女主也难以让读者产生代入感;画风偏老派,人物线条僵硬、分镜过于密集,导致阅读体验不流畅;基调严重割裂,故事内核偏向成人向,画风却带着低龄感,让观众难以适应;卖点定位错位,想学《链锯人》的 “暴力哲学”,却没能复刻其独特的 “癫劲”,最终落得 “既不够酷,也不够感人” 的尴尬境地。其实《不死不幸》并非 “烂作”,而是 “定位错位”,它的设定、理念和叙事节奏,更适合改编成中长篇动画,或是连载在青年向杂志上,而非竞争激烈、需要快速抓住读者的《周刊少年 Jump》。

看完《不死不幸》的案例,或许我们能更直观地思考:一部少年漫要成为 “爆款”,到底需要什么?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设定,还是能戳中人心的情感内核?是符合大众审美的角色设计,还是紧凑流畅的叙事节奏?你有没有遇到过 “设定很喜欢,但因为角色 / 画风 / 节奏弃坑” 的作品?或者反过来,某些设定不算惊艳,却因为情感共鸣让你追更到底的作品?欢迎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不死不幸》的失败,本质上是《周刊少年 Jump》急于复制《鬼灭之刃》奇迹的后果。编辑部在 “下一个爆款” 的执念中逐渐失去判断力,却忘了 “奇迹的核心是共情,而非模仿”。宣传、话题、联动或许能制造短期关注,却无法让观众真正 “喜欢” 上一部作品。当角色不吸引人、情绪无法传递时,再庞大的资源投入也只是空转。下一个 “鬼灭之刃” 永远不会出现在提前规划的计划书里,只有真正读懂观众的情感需求,才能孕育出真正的现象级作品。


来源:勤劳的小马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