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瑞景在谈到剧中中国台词引发的激烈争议时,说:“我希望大家把它当成虚构的故事。”随着事情不断发酵,编剧和导演最近都向主演全智贤表达了歉意,而这位韩流女神反倒安慰制作团队:“希望观众看到最后,能理解真相。”
郑瑞景在谈到剧中中国台词引发的激烈争议时,说:“我希望大家把它当成虚构的故事。”随着事情不断发酵,编剧和导演最近都向主演全智贤表达了歉意,而这位韩流女神反倒安慰制作团队:“希望观众看到最后,能理解真相。”
不过,《暴风圈》第四集中,全智贤扮演的角色说的那句“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强烈反对,掀起了抵制浪潮。许多品牌也赶紧把全智贤广告撤掉,业内人士估计,这次损失可能超过2亿元。
01 台词风波
争议的起点是在《暴风圈》第四集里的一句台词。全智贤扮演的角色在剧中问道:“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那样核弹会落到边界地区。”
这句话一出来,立马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不少讨论,很多网友觉得这剧有意在污蔑中国的形象。
网友们纷纷表示,作为曾经受过严重侵略、又是最热爱和平的国家之一,中国被全智贤和韩剧《暴风圈》拿来作为战争污名化的对象,这让许多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很大刺激。
随着各种争议越演越烈,舆论的压力也很快传到了商业领域。
02 编剧回应
遇到那么多的评论声,剧组的郑瑞景编剧也出来说话啦。她说,那些在剧里出现的国家,虽然名字一样,但其实都是虚拟的,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国家。
她还补充说,原本可以换个名字,但那样会让观众感觉不够真实,影响整体的沉浸体验。也就是说,剧中的中国也是虚构的,虽然名字是一样的。
导演也认同这个观点,表示演员们都把这当成完全虚构的故事来演绎,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编剧还专门向全智贤道了歉,说她明白这事儿的严重程度,也理解粉丝们失望的心情,还向制作组表达了歉意。
03 全智贤的回应
在这次风波里,全智贤的反应让大家挺惊讶的。事情闹开后,制作方对她表示了非常抱歉。
可没想到,全智贤反倒是安慰起他们来。她希望到最后,大家都能把误会给解开。
编剧还特意强调,全智贤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她的一切行动都是按指示办得,对演员们感到不好意思。
全智贤的经纪公司就相关争议作出回应,针对中国广告被取消的传闻,他们表示:“这其实是事先就定好的不拍内容,(广告取消)是在《暴风圈》曝光之前就安排好的,与作品无关,也和广告拍摄的决定没关系。”
04 商业代价
虽然全智贤和她的团队努力澄清风波,但商业上的损失已经难以避免。她代言的几个国际品牌为了不被牵连,纷纷开始划清界限,采取了应对措施。
路易威登(LV)、海蓝之谜(La MER)、伯爵珠宝(Piaget)这些品牌,都在不同程度上把与全智贤有关的广告和宣传材料撤掉了。
业内人士估计,这次全智贤的风波带来的损失相当厉害。据说,她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合作几乎全都断了线,违约金和广告撤换等相关费用加起来,估算超过了2亿元。
韩国媒体报道,说全智贤因为2014年演《来自星星的你》而在中国变得超级火,粉丝也一下子多了不少。这次风波,不仅让她在中国的商业版图受到打击,还被看作是韩流在中国发展环境变紧的一个缩影。
05 多元视角
关于编剧的回应,网民们的看法并不 uniform。有的网友直接说:“‘中国也是虚构的,虽然名字一样’这不是在瞎说八道嘛。”
还有人就质疑起道歉的对象:“为啥得向制作组赔不是?不是应该向粉丝发个歉吗?”
也有网友挺直了腰杆,持更激烈的看法:“咱们中国人不是傻子,睁眼说瞎话,果然是爱偷东西的那帮子。”
不过,全智贤的经纪公司对于一些传闻进行了否认,关于中国广告被取消的报道,他们表示这是“毫无根据”的说法。
06 全智贤的从业经历
这次风波让不少粉丝想起了全智贤的演艺路程。她在1997年开始当广告代言人,正式踏入娱乐圈。
她早些时候也试过主持工作,1997年,担任《1997梦想演唱会》的主持人。到2000年,她还主持了“SBS流行歌曲榜”这个节目。
全智贤的演艺路上光彩夺目,2001年凭借《我的野蛮女友》一炮而红。
2013年,她主演的《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了韩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全智贤在中国的人气非常高,因而成为许多大品牌的首选代言人。她在电视剧里用过的产品都能“卖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她的号召力。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说:“从《我的野蛮女友》到《来自星星的你》,全智贤在中国观众心中真是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不过一涉及到民族尊严的艺术创作,大家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毫不犹豫地站队自己人。”
据韩媒观察,这次风波不仅仅是全智贤个人的失败,更代表了韩流在中国的一个缩影。当编剧试图通过“虚构世界”来解释剧情时,中国市场已经用实际行动表达了立场——跨国文化创作的尊重别国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感情。
来源:徐大聪明在娱场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