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得从全智贤主演的《暴风圈》说起,这部剧有明晃晃贬低中国的台词,主角张口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出自权威媒体”
全智贤的新剧惹上大麻烦了。
这位曾经在中国拥有无数粉丝的韩国女神,在韩剧里讲述的台词和演绎的镜头涉嫌辱华,这让无数中国观众怒不可遏。
可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她那边连个道歉都没有,这底气从哪来的,是谁给了她如此嚣张的资本?
这事得从全智贤主演的《暴风圈》说起,这部剧有明晃晃贬低中国的台词,主角张口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
咱中国五千年来讲究“和为贵”,啥时候变成好战民族了,这种歪曲历史的台词,还有把特定图案的地毯踩在脚下的镜头,不就是明目张胆地挑衅吗?
这事一出,中国网友不能忍,立马掀起了抵制浪潮,连带着全智贤代言的LV、海蓝之谜、伯爵珠宝这些国际大牌都坐不住了,赶紧撤了她的所有宣传物料,生怕被牵连。
不止是全智贤,林允儿的新剧《暴君的厨房》也来凑热闹,这剧更离谱,直接把中文、中国结和中国美食都说成是韩国的传统文化,还把明朝使臣塑造成小丑,在剧中被迫跪地求饶。
剧里的明朝厨师更惨,被描述成偷朝鲜食材的贼,还得跟朝鲜人学厨艺,最后做的佛跳墙居然输给了一碗参鸡汤,我们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怎么到了韩剧里就成了这副德行?
面对如此明显的错误和这么多质疑,全智贤的经纪公司就一句“演员只负责表演,责任在导演和编剧”,连个道歉都没有,傲慢得很。
林允儿更绝,官媒都发文批评了,她还在社交账号上晒剧照,说自己多喜欢这部剧,多喜欢自己饰演的角色,还打算来中国开见面会,一点悔过的态度都没有。
国内不少媒体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发文指出这不是简单的创作问题,而是有意识的文化输出,动机不纯。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这些韩剧哪是什么艺术创作,分明就是打着创作的幌子来搞文化渗透。
这些韩星太嚣张了,中国市场这么大,粉丝这么多,给了他们多少红利,结果他们转头就来这一套,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真让人寒心。
可这些韩星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不仅是因为他们本身傲慢嚣张,背后更是有韩国资本在撑腰,而这些资本,这些年已悄悄渗透进中国文娱市场。
说起韩国资本,就不得不提MBK财团,这家伙可不简单,是韩国最大的私募股权之一,老总金秉奏身家95亿美元,比三星的李在镕还有钱,稳坐韩国首富宝座。
就在全智贤的《暴风圈》引发争议的风口浪尖上,2023年9月21日,MBK旗下的海合安文旅悄咪咪地完成了对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乐园的全资收购。
华谊兄弟电影乐园就这样变成了“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这收购可不是临时起意,海合安文旅早在年初就已经派人进驻游乐园,累计投了超过1亿的资金打造新项目。
而苏州这个项目也只是韩资布局文旅市场的冰山一角,早在2021年,MBK就以60多亿元的价格,一口气拿下了武汉、成都、天津、青岛四个城市的海昌海洋公园。
郑州的海昌海洋公园也没能幸免,以4亿多元卖了66%的股份给他们,从商业上来看,就是外资来接盘烂尾项目,把垃圾变废为宝,但涉及到文化产业,这事没那么简单。
对中国文化产业下手的韩国资本远不止MBK,可以说,韩国资本在中国文娱版图的布局,已经从过去的零星试探,转向了现在的大规模深耕,甚至涉及了网文领域。
2021年,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收购了中国“武侠世界”网络文学网站,这原本是向世界输出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不少中国小说在平台上被国外人点击阅览。
结果该网站被韩国公司收购后,运营方向骤变,开始大规模推送韩国网文,热门排行榜上,韩文小说占据半壁江山,数量远超其他作品。
不仅是抢占原有的文化产出,更离谱的是有些韩资开始从源头渗透,根据韩媒报道,今年9月,就有韩国公司宣布和横店影视合作,要利用中国的文化IP和影视场景来输出韩国的剧本和演员。
这些韩国资本在中国文娱产业的大肆扩张,不得不承认人家确实有本事,能把经营不善的项目盘活,但这种大规模的资本渗透,背后隐藏的文化风险真的不容小觑。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韩资控股的文娱项目,表面上是在中国,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周边产业,但核心运营权和IP收益都被外资掌控了。
这些韩国资本控制了这么多文娱场所和平台,他们会不会利用这些渠道来传播韩国文化,甚至歪曲中国历史文化?全智贤和林允儿的韩剧就是鲜明的例子。
全智贤和林允儿的嚣张态度,背后有这么强大的韩国资本撑腰,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些韩资进入中国文娱产业,真的只是为了赚钱,还是另有所图?
仔细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韩资的真实目的可能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韩国Kakao收购的武侠世界网站中国小说被挤到角落了,明摆着要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
更离谱的是,有些韩国小说明目张胆“借鉴”中国小说的世界观,然后大言不惭地宣称这是基于韩国文化创造出来的,这种文化挪用的手段,说白了就是偷。
还有前段时间某个韩国女团的新歌MV,里面堂而皇之地用上了祥云、中国结、中式绣花鞋等中国元素,结果人家一转头就说这是体现韩国传统文化之美。
收购中国文化产业的平台和场所,然后通过这些渠道传播韩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元素据为己有。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长此以往,搞不好真会让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国人以为,这些本属于中国的文化符号原本就是韩国的。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在提升,全智贤的国际奢侈品牌代言被撤销,横店也因为与韩方合作持续被抵制和投诉,这些都表明我们在努力。
但韩资的文化渗透并不会因此停止,他们只会换个更隐蔽的方式继续进行,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擦亮眼睛,别让自己的文化遗产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偷走了,大家怎么看?
本文信息来源:
来源:沧海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