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的老板金秉奏,更是以95亿美元的身家,一举超越李在镕,登上了韩国首富的宝座,MBK的中国子公司海合安文旅接手后,立刻注入了超过1亿的资金,很快,乐园更名为“苏州阳澄半岛乐园”,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
[吐舌]苏州城外,一座曾经星光熠熠的主题乐园,正在被大家遗忘,它原名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如今却成了负债的代名词,园内游客稀稀落落,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然而,一家来自韩国的资本巨鳄,悄然完成了对它的全资收购,这家公司叫MBK,韩国最大的私募股权财团之一,掌管着高达几百亿美金的庞大资产。
而它的收购有何目的?对中国的文娱造成什么影响?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它的老板金秉奏,更是以95亿美元的身家,一举超越李在镕,登上了韩国首富的宝座,MBK的中国子公司海合安文旅接手后,立刻注入了超过1亿的资金,很快,乐园更名为“苏州阳澄半岛乐园”,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
全新的IP“奶龙”被迅速引入,成为了乐园的新宠,紧接着,充满古风韵味的科举主题夜秀也隆重登场,效果立竿见影,收购后的第一个暑假,这里的收入就出现惊人的增长,整个暑期吸引了足足35万人次的客流。
一个濒临倒闭的项目,在外资手中奇迹般地“复活”了,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完美的商业联姻,一个“变废为宝”的双赢故事,但在这片欢腾景象的背后,一些人却感到了深深的不安:这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文化“入侵”?
MBK对苏州乐园的“妙手回春”,绝非偶然,这家财团在处理类似项目上,有着近乎教科书般的专业能力和冷酷眼光,他们就像秃鹫,总能精准地发现那些虽然濒临死亡,但仍有价值的“猎物”。
早在2021年,他们就盯上了海昌海洋公园,当时海昌经营困难,急于甩掉重资产包袱,MBK果断出手,一口气打包买下了海昌在武汉、成都、天津、青岛四个城市的公园所有权,这还不算完,他们又以高额价格,收购了郑州海昌海洋公园超一半的股份。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MBK在中国的文旅版图迅速扩张,覆盖了长三角和多个新一线城市,年接待游客量直接突破了1200万人次。
MBK的这份自信,源于他们辉煌的过往战绩,多年前,日本大阪的环球影城也曾陷入困境,正是MBK在最低谷时抄底收购,并凭借卓越的运营能力,将其成功盘活,打造成了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如今,同样的故事在中国上演,而反观我们自己,当华谊、海昌这些本土文旅巨头撑不下去时,国内却鲜有专业的救援基金能够站出来接盘,使得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优质的文化资产,被外资以低廉的价格收入囊中。
资本的流动,从来都不只是钱的事情,尤其是当它流向文化领域时,如果说收购主题乐园还只是商业操作,那么韩国资本在其他文化核心领域的布局,则显露出更深层次的意图。
两部热播韩剧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抹黑中国的情节,一部叫《暴君的主厨》,竟杜撰明朝使臣偷窃韩国辣椒油,被发现后还跪地求饶,另一部由全智贤主演的《暴风圈》,则通过踩踏特定图案的地毯,来歪曲中国人爱好和平的理念。
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在2021年,斥资高额美元收购了中国网文出海平台“武侠世界”,很快,这个曾经以中国武侠和仙侠小说为主的平台,开始大量推送韩国网文,热门榜单上,韩文小说的数量甚至占据了半壁江山。
更令人警惕的是,许多韩国网文直接“借鉴”中国小说的世界观和设定,却在潜移默化中将其包装、宣称为源自韩国的文化,这种文化挪用,正在通过资本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同样的一幕,也在横店上演。
韩国的CocoMedia公司与横店签订了战略协议,他们可以按小时付费,在这里“包场”拍戏,他们利用着中国的道教建筑和传统园林场景,拍摄所谓的“韩式古风”剧集,然后在海外宣传时,堂而皇之地打上“韩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标签。
Kpop也未能幸免,一些韩国女团的MV里,充斥着祥云、中国结、中式绣花鞋等元素,却被解释为韩国的传统审美,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一个危险的先例。
过去,日本的一些制药公司,曾通过收购中国的中药企业,攫取了大量珍贵的中药古方和生产工艺,随后,他们迅速在国际上抢注专利,将本源于中医的“汉方药”包装成日本的国粹,最终导致,中国人想要使用自己的传统药方,反而需要向日本支付高昂的专利费。
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今天,从主题乐园到网络文学,再到影视基地,我们仿佛在重蹈覆辙,资本的渗透已经深入骨髓,甚至开始定义我们的文化人才培养,韩国的化妆艺术人协会,已经开始与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合作,教授中国的学生如何化妆造型。
腾讯音乐也曾斥资数亿元,收购了韩国SM娱乐公司的股份,目标是共同打造偶像团体,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曾经,国内网文巨头阅文集团还热情地指导韩国平台如何做网络文学,结果没过几年,韩国网文就在海外市场上实现了对我们的反超,抢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的读者和话语权。
在横店,因为韩资剧组财大气粗的“包场”模式,许多本土的小剧组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连找个合适的拍摄场地都变得异常困难,这已经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结构性的压迫和文化博弈。
归根结底,是我们在资本运作、IP孵化和资源保护上的短板,为别人“抄底”我们敞开了大门,面对韩国资本的汹涌浪潮,简单的抵制和愤怒是无力的,盲目的欢迎和乐观则更加危险。
文化无小事,我们欢迎外资,但必须给他们立下规矩,划定红线,比如,在中国境内取景拍摄的影视作品,必须在海外发行时明确标注文化资产的归属地,绝不能让我们的亭台楼阁,成为他人“韩式古风”的背景板。
更重要的,是打造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救援基金,在本土项目陷入困境时,能有“自己人”及时出手接住,我们不能等着外人来盘活我们的资产,我们要有能力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让全世界都来买我们的票,看我们的风景。
信息来源:
来源:墨染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