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初,流媒体巨头Netflix于韩国正式上线一款名为Ads Suite的广告系统,此系统的登场,或为当地影视广告领域带来新的变革与机遇。
2025年9月初,流媒体巨头Netflix于韩国正式上线一款名为Ads Suite的广告系统,此系统的登场,或为当地影视广告领域带来新的变革与机遇。
这事在欧美早一年多就有了,可在韩国是头一遭。
别瞅这系统没YouTube成熟,说难听点还处在“前平台时代”,但对韩国本地电视网来说,已经够喝一壶的了,简直是降维打击。
AdsSuite不是单一个广告功能,是整套解决方案,从选哪类观众推广告,到广告创意怎么管、往内容里插在哪,再到数据怎么回来、效果怎么看,全给包了。
韩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韩国先驱报》刊发文章,虽未直言,但标题中已然流露出强烈观点,似在疾呼“奈飞广告正将韩国媒体业推向万劫不复之境”,这担心不是没道理。
2024年的时候,韩国整个广播电视广告卖得就不行,比前一年少了不少,地面广播的广告收入更是头回跌破1万亿韩元,就剩8000亿出头。
可韩国GDP没跌啊,广告主手里的钱也没少,那钱去哪了?不用想,不少流到奈飞那了。
奈飞在韩国的OTT市场占了快一半,用户有1300多万,差不多每四个韩国人里就有一个用,2024年它在韩国赚了快9000亿韩元,利润还涨了不少。
反观韩国本土的TVING、Wavve这些平台,还在亏着钱呢,本来广告预算就被奈飞分走不少,现在AdsSuite一上,这分流更狠了,韩国电视台慌,说到底是怕自己的“饭碗”被端了,广告可是它们的命根子。
其实广告只是一方面,奈飞连韩剧本身的“玩法”都给改了。
以前的韩剧,可不是现在这样。
早到1998年,金大中政府就提了“文化立国”,把影视、音乐这些当国家战略来搞。
那时候韩剧就是块“试验田”,要帮韩国塑造能让外人看懂的形象,负责做韩剧的主要是KBS、MBC、SBS这三大台。
KBS是公营的,得顾着公共服务,MBC虽说有财团控股,可也带不少公共属性,SBS算早走市场化的,但内容上还得跟着国家的文化导向走。
所以以前做韩剧,不光要考虑观众爱不爱看,还得琢磨怎么符合韩国的价值观,又能让海外观众接受。
本来想,韩剧早年能火,靠的就是“接地气”。
在K - pop尚未成为全球标识之际,《蓝色生死恋》《大长今》借助港台电视台传播、日本购片播放,以及内地字幕组助力,于东亚圈收获了众多观众。
而且它覆盖的人特别广,不像K-pop主要吸引年轻人,电影只圈影迷,韩剧男女老少都能看。
就像《请回答1988》,播了之后在一百多个国家能看,不少人都是先看了这部剧,才开始了解韩国文化的。
那时候的韩剧,选题也谨慎,多是讲感情、讲家庭,不碰宗教、政治这些敏感话题,画面干净,节奏也慢,强调家庭重要、亲情可贵。
说白了,它不是靠“异国风情”吸引人,是靠亚洲人都能get到的情感共鸣。
可奈飞一进来,这套就不管用了。
奈飞2016年就进韩国了,刚开始挺惨的,韩国用户不习惯为剧集花钱,内容库里也多是进口剧和少量韩剧版权,没什么能打的作品。
其后,它于韩国设立办事处,从购买版权、联合拍摄起步,精心打造了《阳光先生》《爱的迫降》等剧集,历经一番耕耘,这才稍稍在当地影视市场站稳脚跟。
真正的转折点在2019年,《王国》上线了。
这是奈飞首部韩语原创剧集,它匠心独运,将古装与丧尸元素精妙融合,此剧不仅在韩国引发热潮,更以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令全球观众为之惊叹。
从那之后,奈飞就不满足于合拍了,开始自己做原创,还把“本土原创,全球发行”当核心策略。
现在的奈飞韩剧,跟以前真不一样了,它找了不少好莱坞团队,把韩剧拆成“故事框架”“镜头怎么拍”“节奏怎么剪”这些能让全球观众看懂的要素。
以前韩剧的慢热、高情感密度,慢慢被“强设定、快节奏、有视觉冲击”替代了,《王国》是“僵尸+历史”,《黑暗荣耀》把校园霸凌放进复仇剧里,《鱿鱼游戏》用生存游戏讲阶级问题。
这些剧里讲的韩国社会问题,比如阶级撕裂、职场压力,都被转化成了全球观众能理解的话题。
看起来是韩国故事,可内核是按好莱坞的套路来的。
现在的韩剧,演员是韩国的,说的是韩语,穿的是传统服饰,可故事的魂变了,《鱿鱼游戏》全球赚了那么多钱,韩国制作方拿到的分成却没多少。
如此看来,韩剧的“壳”还是韩国的,但韩流的主导权,已经跑到美国加州奈飞的服务器里去了。
有时候我会想,这到底算韩国文化走出去了,还是奈飞把韩国内容变成了自己的“商品”?反正现在打开奈飞看韩剧,总觉得跟以前守着电视台等《请回答1988》更新的感觉不一样了。
韩剧还是韩国的,但那个我们熟悉的“韩流”,怕是已经属于奈飞了。
来源:云娱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