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娱乐圈这个风云变幻的大舞台上,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稍有不慎,就可能从云端跌落谷底。近期,韩剧《暴风圈》的女主角全智贤,就深陷“辱华”风波的泥沼,引发了国人的强烈愤慨和抵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我看来,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享受着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更应
引言
在娱乐圈这个风云变幻的大舞台上,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稍有不慎,就可能从云端跌落谷底。近期,韩剧《暴风圈》的女主角全智贤,就深陷“辱华”风波的泥沼,引发了国人的强烈愤慨和抵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我看来,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享受着大众的喜爱和追捧,更应当谨言慎行,尊重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而全智贤此次的行为,无疑是在触碰大众的底线。
一、神坛跌落,滤镜尽碎
谁能想到,曾经那个凭借《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一角,火遍大江南北,成为无数人心目中女神的全智贤,会在2025年亲手将自己积攒多年的口碑和美好形象毁于一旦。韩剧《暴风圈》刚一上映,就因一句台词瞬间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剧中,全智贤一脸严肃地质问:“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这句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痛了每一位中国观众的心。
要知道,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始终秉持着“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和平与发展。全智贤的这句台词,看似是疑问,实则是对中国的恶意抹黑和污蔑。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达自己的愤怒:“曾经觉得‘限韩令’没必要,现在看来太有必要了,赶紧封杀!”“这种辱华的艺人,必须坚决抵制!”“全智贤,你真是太让我们失望了!”曾经对她的喜爱有多深,如今的厌恶就有多浓。
一夜之间,全智贤就和“辱华”“抵制”“解约”这些冰冷的词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剧中还不止这一处“辱华”情节。有一个场景标注的地点是“中国大连”,画面中呈现的却是一片破败不堪、仿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棚户区。更过分的是,导演还特意加了一个暗黑的滤镜,让整个画面看起来又乱又落后。这明显就是在恶意抹黑中国的城市形象,中国观众看到这一幕,愤怒之情可想而知。
此外,剧中不少反派人物一张嘴就是中文,这种充满歧视性的暗示,更是将国人的愤怒值直接拉满。面对如此明显的辱华风波,全智贤作为“争议人物”,却选择了视而不见,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二、拒不道歉,品牌火速切割
“她可能觉得这件事过段时间就会平息吧。”不少网友这样猜测,但这次的情况显然和其他争议不同。有人说这是“剧情需要”,但拍戏就一定要以抹黑中国为代价吗?这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9月20日,《暴风圈》在豆瓣的评分直接跌至4.2分。无论剧本多么用心,演技多么精湛,在口碑滑到这个地步的情况下,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然而,让人气愤的是,事件发酵到现在,全智贤和她的经纪公司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在这个关键时刻,沉默从来都不是中立的表现,往往会被解读为一种姿态。全智贤选择装作“无事发生”,无疑是在主动放弃中国市场。曾经,她凭借“千颂伊”一角吸粉无数,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但在这些赤裸裸的偏见面前,她的形象早已被消耗得荡然无存。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反应最快的往往是资本。
毕竟,在品牌代言人和消费者之间,资本更看重的是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一旦代言人受到消费者的抵制,那么换掉代言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那些曾经把全智贤视为“缪斯女神”的高奢品牌们,迅速上演了一出“光速切割”的戏码。首当其冲的是高奢品牌“伯爵”。当初官宣全智贤为“全球品牌大使”时,伯爵对她可谓是宠爱有加,不仅为她安排了开屏广告,还将她的海报设置在官网的C位,这待遇让多少人羡慕不已。
可如今,伯爵品牌方后悔不已,不仅删除了有关全智贤的动态,还撤回了她在官网的照片。不过,由于事发突然,一些地广还没来得及撤掉。即便如此,评论区还是有不少网友喊话:“如果不解约,删除物料只是表面功夫!”紧随其后的是贵妇级护肤品牌海蓝之谜。前脚争议刚起,后脚海蓝之谜就把有关全智贤的动态删得干干净净,仿佛这个人从未和品牌有过合作,求生欲直接拉满。同样作为顶奢品牌的路易威登(LV),也没有丝毫犹豫。
在全智贤陷入争议的那一刻,就悄无声息地清空了有关她的宣传物料。三大国际高奢品牌用同样的行动,表达了同一个态度:我们绝不触碰这条红线。在大是大非面前,品牌尚且知道如何自保,全智贤难道真的不懂吗?消费者的喜爱可以把你捧上神坛,但同样也能让你坠入深渊。
三、吃中国饭,却砸中国碗?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真金白银的销售额面前,任何明星的个人光环都显得微不足道。三大高奢品牌纷纷与全智贤撇清关系,而全智贤即便面临着约1个亿的“违约赔偿”,也始终没有道歉的意思。或许有人会为全智贤开脱:“这台词是一个演员能决定的吗?”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在全智贤身上并不适用。其他演员可能无法决定剧本和角色,但全智贤不一样。
早在今年7月份,她就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这意味着她不仅是艺人,更是资本方,对剧本和角色拥有自主选择权。剧中的角色,她如果觉得不合适完全可以不接,没有人会逼她,更不会有人替她做主。所以说,哪有什么“迫不得已”,不过是她的“真面目”罢了。
据传,她此次复出拍戏,是为了帮老公崔俊赫还债,金额高达150亿韩币(约合7600万人民币)。本以为可以通过这部新剧重回巅峰,没想到新合约还没到手,在中国的代言就快丢光了。她以为“避风头”就能躲过一切,却不知道一旦被扣上“辱华”的帽子,今后就别想来中国捞金了。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没有尊重地演绎,即便曾有再高人气、再好人设,也只能毁于一旦、被观众抛弃。”对于抵制全智贤的行为,网友们的态度出奇地一致:“干得漂亮,早就该这样了!”“国家面前无偶像,支持所有解约的品牌!”既然想赚中国人的钱,还明里暗里地抹黑我们,那就只能被中国市场抵制了。
结尾
全智贤此次“翻车”,绝不是个例,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一些明星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带来的巨大利益,一边却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从来都不会含糊。你可以不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但你不能歪曲事实;可以不喜欢,但不能污蔑抹黑。不要试图挑战14亿中国人的底线,否则必将自食恶果。对于全智贤的这次事件,大家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来源:阿哲歪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