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主演的新剧《暴风圈》中一句被指“辱华”的台词,正像一颗炸雷般撕裂她在中国经营十余年的“千颂伊滤镜”。LV、海蓝之谜、伯爵等高端代言账号瞬间沦陷,网友以中韩双语怒吼:“滚出中国市场!”一个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吃尽中国红利的韩流女神,为何突然沦为舆论箭靶?这场看
文丨小小范
编辑丨娱乐小小范
“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这句中国老话突然在韩国顶流女星全智贤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刷屏。
她主演的新剧《暴风圈》中一句被指“辱华”的台词,正像一颗炸雷般撕裂她在中国经营十余年的“千颂伊滤镜”。LV、海蓝之谜、伯爵等高端代言账号瞬间沦陷,网友以中韩双语怒吼:“滚出中国市场!”一个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吃尽中国红利的韩流女神,为何突然沦为舆论箭靶?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抵制风暴,背后究竟暗伏怎样的文化碰撞与政治隐喻?
曾经凭借“千颂伊”一角成为中国观众心头好的全智贤,正遭遇职业生涯最大规模的华语市场信任危机。她主演的韩剧《暴风圈》中,一句被指暗讽中国“好战”的台词激起千层浪,尽管剧集制作方尚未回应,但中国网友的愤怒已如野火般蔓延。
各大社交平台上,#全智贤辱华#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其代言的国际奢侈品牌官微彻底陷入舆论沼泽地。
仔细翻看伯爵(Piaget)珠宝官方微博的最新评论区,俨然已成为网民表达立场的“数字战场”。数百条高赞留言整齐划一地贴出台词截图,配文“请立即解除与辱华艺人的合作”。“品牌方若继续装聋作哑,就是在挑战中国消费者的底线”——这类呼声获得大量网友附议。更有人翻出此前国内明星出现争议时品牌火速切割的案例,直言“双标对待不可接受”。
同样遭遇围攻的还有高端护肤品牌海蓝之谜(La Mer)。在其近日发布的推广帖文中,热评区完全被“抵制全智贤”的声浪淹没。有网友犀利写道:“她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出演诋毁中国的剧情,这就是典型的吃饭砸锅!”更有人切换中韩双语留言,用“狗崽子”等激烈词汇表达被背叛的愤慨。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发言多数来自非粉丝的普通用户,说明争议已突破饭圈范畴,演化成大众层面的集体反感。
路易威登(LV)的评论区则出现颇具戏剧性的一幕。这个被戏称为“塌房风向标”的品牌(此前合作的吴亦凡、刘亦菲等艺人均曾陷入重大争议),再度因为全智贤事件遭到群嘲。当初粉丝称赞品牌“选人眼光独到”的旧帖被重新挖出,如今看来充满反讽意味。有网友调侃:“LV的代言人魔咒果然虽迟但到。”
与宋慧乔等在中国口碑稳定的韩星相比,全智贤的观众缘一直建立在《我的野蛮女友》《星你》等经典作品塑造的滤镜之上。但此次事件让这种好感瞬间蒸发。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全智贤拥有性缩力”的尖锐话题,意指其公众形象从魅力源转为排斥对象。这种情绪转变并非简单脱粉,而是深层文化认同被触怒后的集体觉醒。
值得注意的是《暴风圈》的播出时机选择。该剧早在2023年已完成制作,却特意推迟至2025年播出,剧中不仅出现争议台词,还包含被指“玷污中国国旗”的画面。这种刻意安排的时间点与内容设计,难免让人怀疑制作方背后存在意识形态动机。尤其该剧由迪士尼参与投资,更引发“西方资本操纵叙事”的猜测。
纵观全智贤的中国市场发展路径,可谓成也《星你》,败也《暴风圈》。自2013年爆红后,她成为最受中国轻奢品牌青睐的韩星之一,仅2024年就在港澳地区参加了多场高端商业活动。
虽然“限韩令”限制了韩流文化产品输入,但全智贤凭借经典角色光环,始终维持着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变现能力。但此次风波可能彻底改变这一格局——网友不仅要求品牌撤换代言人,更呼吁加强“限韩令”,阻止“不尊重中国的艺人”来华牟利。
文化交流的本质是相互尊重,而非单方面索取。全智贤的遭遇给所有想来华发展的国际艺人敲响了警钟:中国市场开放包容,但绝不会以尊严为代价换取明星光环。
观众或许会为经典角色留下温柔记忆,但绝不会为触碰底线的行为保留宽容。真正的文化共鸣从来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这不是商业利益的算计,而是文明对话的底线。当那些曾让我们心动的外国明星渐渐褪去滤镜,或许我们更该思考:什么样的人才值得被喜爱?什么样的作品才真正值得追捧?答案不在资本操纵的叙事里,而在每个观众内心那把衡量真诚与尊重的尺子中。
对此大家怎么看,不妨评论区聊聊。
来源:娱乐小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