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7年被央视引进的他主演的《爱情是什么》,彼时韩流还没有到来,中国观众连那所谓的“欧巴”一词都还没有听闻,但是就是那部剧,竟让无数70后、80后的第一次便有了领悟,那曾经的韩国电视剧,竟然能够这样来拍摄。
1997年被央视引进的他主演的《爱情是什么》,彼时韩流还没有到来,中国观众连那所谓的“欧巴”一词都还没有听闻,但是就是那部剧,竟让无数70后、80后的第一次便有了领悟,那曾经的韩国电视剧,竟然能够这样来拍摄。
家庭的戏也能够拍出带有情绪且具有生活质感的内容来,女博士韩知恩的执坚持,儿科医生李大发的略带温吞特质,还有李顺载所饰演的那个严格得简直有些古板的父亲——统统都成为众多人对于韩剧最为原本的记忆要点,那个拥有钱财却顽固不安装抽水马桶的父亲。
关于那个婚后上厕所都得跑回娘家的儿媳的情节,在现在是段子,在过去则为“文化冲击”的这类情况,但当年的我确实看得十分认真,因为彼时的韩剧,那令我首次得以见到别样生活方式的韩剧。
在那之前,有那《爱情是什么》是先锋,而后才有那裴勇俊、宋慧乔、全智贤一路席卷亚洲的韩流风暴,那部先锋里的精神坐标便是李顺载的。
那一张他、你必定曾见过的脸,在《搞笑一家人》里面他是那个“李顺才少爷,在《澡堂老板家的男人》里面他一出场便带那自带的天然笑点,很多在深夜档里反复被播放的韩剧情景喜剧,无一不是由他所支撑起的占据一半的局面。
在那70后、80后的深夜里,是被他逗醒的,短视频里的90后、00后,也常常会刷到很多内容,不是很多剧情,就是很多表情包。
一个具有跨时代性且能够被当作“电子榨菜”的演员,是具备能力的,也是具备气场的。
因为他的表演并不是刻意去搞笑的,而是很自然地就成为了那生活里的一部分,那一种老演员所具有的松弛的状态,是年轻演员学不来的。
但是李顺载并非只是一个单纯会演戏的“戏迷”,年轻时候的他还曾经担任过那个议员,并非是作秀的,而是真实的从政,为地方百姓争取权益的事情做得很是有声有色。
他所扮演过的富商模样的角色以及严父类型的角色,结果在现实的情况中,他竟然也踏上了那公众治理的途径,生活的模仿与被模仿的状态。
你实在难清晰地加以分辨,究竟是他在对生活进行模仿,还是生活反过来对他展开模仿。
这种戏里戏外的反差,对于任何演员来说都具有戏剧性,而在他这里却十分自然。
由于他自身带有那一种“老一辈现实主义”的气质,干,苦干,可不抱怨。
可岁月却从来不会因为你是那传奇般的存在,就对你轻易地手下留情,晚年的李顺载,依旧坚持拍戏,像《狗话》、《搜查班长1958》这类作品,都还有它的踪迹。
尽管是身体那明显已经支撑不住的状况,不能久站,不能记太长的台词,上镜必须有人扶,偶尔在拍摄到一半的时候,他得停下来去喘喘气。
他自身知道自己正处于拖累大家的这样一种状况之中。
那一种属于老演员的自尊心是致命的。
他后来选择退出,并非是放弃,而是那一种颇为体面的状况,他说了一句话:“艺术的迷人魅力在于其始终未完成”我想要继续挑战,但是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这是一个最为清醒且最为残忍的演员的告别。
他不是败给了演技。
岁月的生理的法则将他败给了。
这扎心的话语却有真实得让人没有话语可说的状况。
而在如今,他终于是真正地停歇下来了,这个能够轻松拈来莎士比亚台词的老演员,这个把韩国家庭剧时光托举起来的老者,这个用七十年构建自身演艺生涯的人,最终是到了生命的终结之处。
永远不会有人能够一直处于舞台中央的状态,但是那部分人,就算是退场了,却也不会有消逝的状况,李顺载就是这种人。
韩国观众说——他已经离去,一个时代竟仿佛那塌了一角的模样。
中国观众说——那他已经离开了,我那深夜里的回忆就缺少了一味小佐料。
两边所提及的其实是那相同的那件事,都在进行告别年轻自我的我。
回头再看那质朴无比的李顺载的一生,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绯闻相关的事情,不存在娱乐圈里那种常见、乱糟糟的乱象,没有“流量”“热搜”这类包装的东西。
他就是一个——从舞台剧转变成电视剧,从演员变身为议员,又再回到演员的位置上,被岁月打磨的他,也在那打磨岁月,那是个把人生经营得如同耐用品似的他,伴随时间的推移,越发显露出它的分量来。
一个看似平静的时代落幕往往并非是喧闹的,某日里,一位你本以为会始终留存于此的老者,突然地离去了,然后你才发现,曾经我一路奔跑,把许多东西遗落在了身后。
李顺载的悄然离世,是一件较为警醒的事情,那段电视机前令人怀念的岁月被提醒已经真的再也无法复返,但是很多记忆却并不会消逝掉,由于他将它演绎得太过逼真。
来源:文史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