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们绝对想不到,前几天我在网上刷到一条视频,直接给我看傻了!韩国女演员韩彩英,对,就是演《豪杰春香》那个,居然在杭州的思鑫坊穿着旗袍散步,这还不算啥,关键是她那一口流利的中文,跟当地商家砍价、介绍历史景点,自然得跟本地人一模一样。视频里她调侃“杭帮菜不辣但上头”,在西湖边买龙井茶时和老板对答如流,围观网友都惊了:这中文是偷偷考了八级吧?更绝的是,有网友翻出她今年7月在首尔明洞逛街的视频,全程用中文交流,甚至还带点东北口音,要不是那张精致的韩剧女神脸,我真以为是哪个中国小姐姐在逛街。但你们知道最让我惊讶的是
你们绝对想不到,前几天我在网上刷到一条视频,直接给我看傻了!韩国女演员韩彩英,对,就是演《豪杰春香》那个,居然在杭州的思鑫坊穿着旗袍散步,这还不算啥,关键是她那一口流利的中文,跟当地商家砍价、介绍历史景点,自然得跟本地人一模一样。
视频里她调侃“杭帮菜不辣但上头”,在西湖边买龙井茶时和老板对答如流,围观网友都惊了:这中文是偷偷考了八级吧?
更绝的是,有网友翻出她今年7月在首尔明洞逛街的视频,全程用中文交流,甚至还带点东北口音,要不是那张精致的韩剧女神脸,我真以为是哪个中国小姐姐在逛街。
但你们知道最让我惊讶的是什么吗? 她这中文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学的。 从2003年拍中韩合拍剧《北京我的爱》开始接触中文,到现在整整20多年了,从依赖翻译到能自主交流,甚至能在综艺里说绕口令。
这毅力,真的服了!
说起韩彩英,80后、90后肯定不陌生。 《蓝色生死恋》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芯爱,《豪杰春香》里活泼可爱的成春香,都是我们的青春回忆啊。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她其实是个在美国长大的韩裔,小时候学韩语都费劲,更别说中文了。
据说她刚进演艺圈时,因为韩语发音不准还被批评过,后来硬是靠着一股执着劲儿把韩语练好了。 拍《北京我的爱》的时候,她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拿来练汉语发音。
想想看,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人,要先学好韩语再去攻克中文,这难度有多大!
其实韩彩英不是唯一中文说得好的韩国明星。秋瓷炫因为嫁给了于晓光,全家定居北京,中文也很流利;李多海也定居上海发展事业。 但像韩彩英这样,没有在中国长期居住,却能坚持学习20年中文的,真的很少见。
我听说她一直和中国朋友保持交流,经常收到中国粉丝的礼物,还看中文电视剧。 这让我想起一个教中文的老师说过,学语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兴趣,而韩彩英显然找到了自己的方法。
说到杭州思鑫坊那个地方,选得也挺有深度的。 那里不是普通景点,而是近代中韩关系史上的重要地点,曾经是韩国临时政府的活动旧址,独立运动家金九也在那住过。 韩彩英穿着旗袍在那里用中文介绍历史,这种文化上的尊重和理解,确实很拉好感。
不过有意思的是,之前韩彩英穿旗袍的视频下面,有网友调侃说:“只要不说旗袍是你们国家的就行。”这话虽然带着调侃,但也反映了大家对文化尊重的看重。
韩彩英用她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文化交流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
学中文真的不容易啊! 我有个朋友教外国人中文,他说很多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声调和汉字。 像“戊”“戌”“戍”这种字,中国人自己都容易搞混,更别说外国人了。
波兰学生崔灿曾经说,她每天要花6-7个小时反复练习汉语的听、说、写。 想想韩彩英,估计也下了同样的苦功。
现在全球有3000多万人在学中文,大家的方法也五花八门。 有人通过看《非诚勿扰》学中文,有人用《爱情保卫战》和《新闻联播》来学习。
日本的西田聪靠说相声学中文,现在连各地方言都能信手拈来。 美国的戴维则通过唱黄梅戏来练习。
跟这些方法比起来,韩彩英通过直播带货和实际交流来学习,确实很接地气。 毕竟语言是交流工具,在真实场景中使用比单纯学习更有效。
我记得韩彩英曾经在采访中说:“我真的很喜欢中文,希望以后能演更多中国观众喜欢的角色。 ”虽然她现在作品不多,但44岁的她状态保持得真好,据说她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
有次她在明洞逛街被拍到,穿的竟然是普通衣服而不是名牌,就像我们身边会遇到的邻家姐姐一样。
现在的韩彩英生活稳定,家庭美满,虽然戏拍得不多,但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看着视频里她自信地用中文交流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语言真的是一座桥,连接起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
这种实实在在的努力,比那些动不动就立“学霸”人设的明星,确实要圈粉得多。
来源:嗨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