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动漫《野原广志 午餐的流派》(野原ひろし 昼メシの流儀)正在热播,成为网友热议话题。该剧由同名漫画改编,是《蜡笔小新》的衍生作品,讲述了蜡笔小新的父亲野原广志作为一名上班族,从寻常的午饭中寻找小确幸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了生活而奔波,却依然乐观向上的中年大
《野原广志 午餐的流派》
近期,动漫《野原广志 午餐的流派》(野原ひろし 昼メシの流儀)正在热播,成为网友热议话题。该剧由同名漫画改编,是《蜡笔小新》的衍生作品,讲述了蜡笔小新的父亲野原广志作为一名上班族,从寻常的午饭中寻找小确幸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了生活而奔波,却依然乐观向上的中年大叔形象。
该剧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社交媒体上有着诸如「广志认真的表情好帅」、「只是午餐而已,却让我感动落泪」、「下班回家路上看这部剧真的太感人了」的评论。
事实上该剧的原作漫画早在2016年就开始创作连载,近期一经动漫化就大受欢迎,正是迎合了近年来日本漫画界兴起的「大叔热」:越来越多的中年大叔,正逐渐取代少年少女,成为漫画作品的主人公。
「领域展开」成为N站和B站的通用弹幕
今年11月3日是日本的「好大叔节」(日语中113谐音为「好大叔」),拥有1500万用户的日本电子书网站BookLive发布了一项统计报告:
该网站2020-2025年间新上架的漫画作品中,名称包含「ojisan」、「ossan」(日语中对年长男性的口头称呼)的数量增加了约3.5倍。今年截至10月已有56部作品上架,超过了去年的42部。
与之相对应的是,5年间的用户数量也增长了约2.5倍,这表明了「大叔漫画」在日本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读者受众都在持续增长。
从热血少年漫的配角担当,到现实题材的绝对核心,「大叔」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日本漫画产业对受众需求、社会情绪与创作规律的精准回应,背后折射着一代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诉求。
首先,漫画受众年龄的增长为「大叔漫画」提供了市场基础。
日本漫画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35至50岁的读者占比,已从十年前的18%升至如今的27%。
以最知名的《周刊少年JUMP》为例,其读者平均年龄已从1997年的14.7岁增长到2021年的28岁——可谓是「少年周刊不再少年」。
这一大批伴随着漫画黄金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年读者,如今既保留着阅读漫画的习惯,但又难以再对「中二」热血的少年漫画提起兴趣。
今年4月开播的热门动漫《乡村大叔成为剑圣》(片田舎のおっさん、剣聖になる)就反映了这一市场变化。
该剧根据同名小说和漫画改编,讲述了一名在偏远乡村经营道场的半吊子中年剑术老师,突然被徒弟请出山担任高级教官,在重拾剑术过程中获得新生的故事。
该作品不仅在日本拥有超高人气,漫画总发行量超过800万册,在各大电子书网站上长期占据高位,其动漫作品亦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在亚马逊Prime Video的多国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中国大陆由B站引进,评分高达8.3分。
《乡村大叔成为剑圣》
《乡》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人气,除了「龙傲天番」式的男主爽文剧情之外,还在于对于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刻画。
《乡》在动漫化之前,制作团队就考虑到了该作品题材的主流受众群体是30-50岁的中年人,因而将其定位于「一部以大叔为题材、由大叔团队制作、面向大叔受众的理想动漫」,不仅在画工上精美呈现了激烈的打斗场面,还更侧重于描述中年男性在丰富感情线下的孤独与忧伤。
第二,「大叔」的人生厚度,赋予角色以戏剧张力。
与少年主角成长型的单一叙事线不同,中年男人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充满矛盾的多幕剧。他们既是职场上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又是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担当;既怀揣着未竟的青春梦想,又不得不向现实的房贷账单妥协。这种「夹心层」的生存状态,天然构成了漫画创作的冲突富矿。
《异世界舅舅》
例如人气作品《异世界舅舅》(異世界おじさん),讲述了主人公在异世界生活17年回到现实世界的经历:
在异世界他因外貌被误认成兽人而屡遭排挤,回归现实后,他面对亲情的疏离和与时代的严重脱节并没有陷入颓废,而是靠着异世界学来的魔法拍短视频谋生,哪怕广告费仅够勉强糊口也踏实过好每一天。这种状态正是中年男性在生活磋磨中沉淀出的生命韧性。
有趣的是,主人公回到现实后首先关心的是「世嘉还活着吗」,得知世嘉在商战中落败时极其沮丧,这种诙谐幽默也生动刻画了广大中年男性在生活重压下对于热爱的执着与坚守。
第三,「反英雄」的叙事转向,让「大叔」成为最佳载体。
传统少年漫中「完美主角」的套路早已让读者审美疲劳,而中年男性身上的「不完美」恰好契合了「反英雄」的创作趋势。
《野原广志 午餐的流派》中的主人公虽然普通,但却仍然被观众们认为很酷,正是因为现代人开始将「在日常生活中生存的力量」视为英雄主义的体现——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诸如「他是最现实的英雄」之类的评论。
《东岛丹三郎想成为假面骑士》
再如今年10月开播的《东岛丹三郎想成为假面骑士》(東島丹三郎は仮面ライダーになりたい),讲述了从小因热爱《假面骑士》而此勤修苦炼,直到40岁还梦想成为假面骑士的主人公,在街头遭遇蒙着反派修卡战斗员头套的劫匪,随即在路边摊买了一个假面骑士面具完成变身伸张正义,引发的一连串搞笑故事。
该作通过塑造一个滑稽的当代堂吉诃德形象,以及主角错位的英雄执念、模糊的道德边界等设定,构建了颠覆性的反英雄叙事,引发了广大特摄剧爱好者的情感共鸣。
第四,社会压力的传导,让「大叔漫画」成为情绪宣泄出口。
职场上的「35岁危机」、家庭中的经济重担、身体机能的衰退,都让广大都市人群体承受着社会压力,而大叔漫画则可以轻松的方式提供情绪疏导与慰藉。
漫画《不回家的大叔》描述了主人公因忍受不了职场压力和乏味生活选择与家人玩消失的故事
例如在《退休老冒险家,重返职场成为最强公会会长》(引退したおっさん冒険者、再雇用で最強ギルドマスターになってしまう)讲述了曾是顶尖冒险者的大叔,因年龄与身体原因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却意外被濒临解散的弱小公会聘用,凭借多年冒险积累的实战经验、人脉资源与成熟判断力,他着手改革公会运营、培养新人、解决危机,逐步将公会带向巅峰,自己也成为公认的最强会长。主人公的胜利,以及展现出的中年职场人厚积薄发的魅力,成为了读者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微光。
《退休老冒险家,重返职场成为最强公会会长》
另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漫画创作环境也推动了主角形象的中年化。
日本漫画行业不乏大器晚成者或半路出家者,他们的人生体验与观察视角自然会投射到作品之中。相较于年轻创作者对「青春与梦想」的执着,中年创作者更擅长描绘人情世故的复杂、人生选择的无奈。
他们不再追求「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如何过好平凡的一生」这样的微观命题。这种创作视角的转变,让中年男性主角的故事更具细节真实感,这种源于生活的创作,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正如B站网友在动漫《野原广志 午餐的流派》的高赞评论中写道:
「你可以在小新正片里看到大方成熟有责任但有点懒又脚臭的广志,但你也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他把午餐的这些小钱都点点滴滴的省下来,所以才能有时候回家对家人好,对家人阔绰,美芽生日能请烧肉,小新想吃寿司可以直接答应,这样的中年男人的取舍,而那些小剧场更是中年男人独自一人的趣味」
在漫画中,野原广志对每顿午饭都精打细算
当漫画中的大叔成为有血有肉的核心主角,背后是受众需求的升级、创作理念的成熟,更是社会对中年群体价值的重新认知。
这些角色告诉我们:中年不是人生的「下坡路」,而是另一种精彩的开始。平凡的生活并非毫无意义,坚守与担当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大叔漫画」并非只有讽刺和取笑,而是在描绘「变老的意义」和「生活真相」,即使是一顿饭也可以蕴含人生的选择与戏剧性——
今天中午吃什么?或许就是当下最真实的故事。
来源:SOOZY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