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PK收礼、偷办高价见面会,韩星在内娱吃相越来越难看!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11-13 02:54 1

摘要:一小时卷走200万人民币的韩星见面会,门票飙到四位数还秒空,粉丝的钱包被掏空的瞬间连声招呼都不打。

一小时卷走200万人民币的韩星见面会,门票飙到四位数还秒空,粉丝的钱包被掏空的瞬间连声招呼都不打。

崔始源在直播间里对着手机喊谢谢哥哥,火箭特效一个接一个,屏幕外的银行卡余额跟着往下掉。

他曾是韩流顶流,如今把连麦当成主战场,一晚上收的礼物折算下来比开一场小型演唱会还赚。

粉丝觉得这是近距离互动,平台抽成后到他口袋的数目依旧可观,谁还费劲排练舞蹈。

李胜利的行程更离谱,国内酒吧请他站台,门票直接标成VIP酒水套餐,最低消费三千起。

韩国法院刚判完 Burning Sun 相关案件,他转身就在社交软件发中文动态,配图是夜景和酒杯,定位上海。

评论区里有人提醒他过去的事,他回一个笑脸表情,像在说记得又怎样,照样有人买单。

李栋旭把粉丝见面会改成高价签售,一张合影一千二,签名另算,现场打印的照片成本不到五块。

队伍从三楼排到一楼,女生抱着限量海报,脸上全是期待。

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嘴里重复:不付款不能靠近。

三个小时,他坐下起立超过四百次,收入轻松过百万,比拍一集电视剧的片酬来得快。

金在中上个月在广州办生日会,最便宜的看台票八百八,内场带手拍环节直接两千三。

开票十秒售罄,二手网站立刻翻倍。

场馆外,没抢到票的女孩蹲在地上哭,保安见怪不怪。

里面唱完四首歌,蛋糕推上来,灯光熄灭许愿,流程标准化,像复制粘贴。

韩国电影协会公布去年本土票房,比前年掉三成,电视剧出口单价也砍半。

李英爱主演的新剧制作费花了八十八亿韩元,收视率却跌破五点,广告商中途撤档。

全智贤的科幻项目更惨,拍完直接上不了线,平台宁愿赔违约金也不敢冒险。

本土回血失败,海外市场成了救命稻草,中国粉丝基数大,付费意愿曾经最高,当然优先被惦记。

有人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内地办活动的韩国艺人超过四十组,平均票价七百块,比去年涨四成。

主办发朋友圈:秒空就是底气,加场。

评论区里清一色哭惨,说抢不到,却没人问为什么非抢不可。

饭圈内部早就分层。

站姐砸钱买前排,拍图做周边,二次售卖把成本赚回来;普通学生省饭钱买看台,回去写repo,数据女工再冲热搜。

平台、黄牛、艺人公司形成闭环,粉丝是唯一的现金流。

有人清醒,说这就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买卖,有人反驳,说喜欢本身无罪,花钱买个开心算什么错。

问题出在开心越来越贵,内容却越来越水。

唱三首歌,聊二十分钟,玩两个游戏,结束。

主持人提醒合影环节限时三秒,助理在旁边倒数,手还没放下就被请走。

粉丝出来才想起握手环节被取消,官方理由是防疫,可现场人挤人,没人再提安全距离。

更难受的是,钱花了还要被教育。

刷礼物少,主播皱眉;门票买得位置偏,站姐白眼。

喜欢变成KPI,不冲就是白嫖,数据难看,偶像就要被嘲在家抠脚。

于是大家拼命证明自家哥哥值得,信用卡分期也要把销量刷上去。

公司后台看着实时上涨的销售曲线,转头给艺人发消息:中国粉丝真给力,下周再加一场。

有人把这一切归结为韩娱没落,其实内地市场也在降温。

选秀停办,演唱会审批收紧,流量明星接连翻车,观众开始挑性价比。

韩国公司发现直播、见面会门槛低,不用拼盘,不用报批,找中间人牵线就能落地。

一个三线城市酒吧,音响一般,灯光凑合,票价比首尔演唱会内场还贵,依旧爆满。

粉丝说,能见真人就行,画质糊也认。

这种心理被精准拿捏。

主办方放出限量名额,声称只卖两百张,实际现场多放五十人,保安收小费就能带人进去。

进去后想合影,再加三百,手机由工作人员拍,修图另收费。

一条龙服务,十分钟回本。

艺人连妆都不换,反正粉丝看的是脸,不是舞台。

有人抵制,评论区吵翻天,说别再让法制咖跑中国捞钱,转头直播间里人气却越来越高。

平台算法只认热度,黑流量也是流量,骂战一起,推送更广。

艺人团队私下偷笑:吵吧,越吵卖得越多。

数据摆在那里,品牌方看的是数字,不是风评。

最尴尬的是,钱花出去,偶像连你名字都不知道。

统一叫亲爱的,挥手方向是摄像机,不是具体某个人。

离场时保安催快走,说还有下一批。

粉丝出来才发现嗓子喊哑,钱包掏空,手机相册里除了模糊背影,啥也没留下。

回家路上刷微博,看到官方发合照,自己脸被挡一半,点赞却破万,好像参与了什么大项目,其实只是个背景板。

有人开始反思,把账单拉出来,半年花了近两万,一半用在韩国艺人身上,换来几张签名照片。

问她得到了什么,她说当时开心,现在看也就那样。

再问她下次还冲吗,她犹豫:如果哥哥来,可能还是忍不住。

情绪被训练成条件反射,票一开就点进去,手指比脑子快。

这种快钱模式还能持续多久没人知道。

签证收紧、演出审批更严、网友力度加大,随时可能叫停。

公司提前布局,让艺人学中文,拍短视频,先吸粉再变现。

平台也在推虚拟偶像,永不塌房,24小时在线,打赏一样能刷火箭。

真人跑一趟风险高,不如云端见面,成本更低。

粉丝的钱包终究有限,信用卡也有额度。

当某天醒来发现房间堆满小卡、海报、未拆封的专辑,却想不起上一次心动是什么时候,可能会问,到底在追什么。

答案也许是青春、陪伴、幻想,也许只是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价格就由卖方说了算,涨多少都得认。

想打破循环,只能先暂停下单那一秒,把付款密码多输错一次,给自己冷静时间。

三秒后如果还想买,再点也不迟。

别小看这三秒,它足够让理智上线,看清这场交易里到底谁才是甲方。

偶像可以喜欢,钱包属于自己,先照顾好自己的日子,再去谈支持,顺序对了,才不会被 reverse 收割。

来源:塔普娱乐在线放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