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神科医生说,这种在社交媒体上突然爆发、随后又彻底删除的行为,是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表现——不是装疯,是大脑在超负荷运转后,自动切断了情绪的出口。
朴春不是在闹事,她是在求救。
她删掉那些激烈言论的时候,不是在掩饰,而是在崩溃。
精神科医生说,这种在社交媒体上突然爆发、随后又彻底删除的行为,是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表现——不是装疯,是大脑在超负荷运转后,自动切断了情绪的出口。
她不是在挑衅粉丝,是在和自己体内那场无声的风暴搏斗。
YG娱乐拿出了2009到2015年的结算记录,说每一分钱都分得清清楚楚。
可问题从来不在账本上。
一个艺人,三年没发新歌,没有新专辑,没有巡演,却还要被公司要求“维持曝光”“配合宣传”“参与直播”,她的价值被压缩成一条条短视频、一场场直播带货,而她的名字,只在公司财报的“艺人成本”那一栏里被计算。
当你的存在,变成KPI里的一串数字,你不会觉得自己是明星,你会觉得自己是个被榨干的零件。
朴春2014年那次药物风波,表面是“走私安非他命”,实则是长期高压下的自我治疗。
韩国娱乐公司普遍不提供心理支持,艺人被要求“坚强”“隐忍”“不能倒下”。
他们签的合同里,有天价违约金,有无限期的独家经纪权,却没有一条写着:“你有权在情绪崩溃时暂停工作,公司必须为你提供专业心理援助。
”这不是疏忽,是制度性冷漠。
现在,韩国艺人权益保护协会启动了“心理健康支援计划”,CL发了那条“永远支持春姐姐”的动态,太阳发起的话题下有二十万条留言。
这不是偶然。
这是无数沉默的艺人,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那些被压着拍夜戏、被逼着减肥到晕倒、被公司禁止谈恋爱、被粉丝骂“不够可爱就滚蛋”的人,终于有人替他们喊了出来。
YG说要起诉造谣者,可真正该被起诉的,是那个让艺人用生命换流量的系统。
韩国国税厅的税务调查是例行抽查?
那为什么偏偏在朴春事件发酵后启动?
为什么没人查过那些年,一个艺人每天直播八小时,公司抽成70%,而艺人连基本医保都没有?
这不是个人恩怨,是一场关于“人”的战争。
韩国国会正在讨论修订《大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法》,要求强制为艺人购买心理健康保险,提高财务透明度。
这不是政策升级,是迟来的补丁。
二十年来,K-pop用整齐的舞蹈、完美的嗓音、无瑕的妆容,卖出了全世界的青春。
可谁来为那些在镜头背后哭到窒息的人,买一份保险?
朴春的治疗期预计至少三个月。
她不会马上复出。
她不需要马上证明自己“还行”。
她只需要先活下来。
我们总说偶像要“永远闪耀”,却忘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当一个艺人连发一条微博都要担心被骂“蹭热度”,当她的痛苦被解读成“演技”“炒作”“耍大牌”,那不是她的错,是我们集体的失明。
她不是在闹,她是在提醒我们:你们爱的,不是一个完美的符号,是一个会疼、会累、会崩溃的人。
如果这次,我们真的为她发声,那就别只停留在话题标签里。
请要求公司公开艺人合同模板,推动立法强制心理健康保障,支持艺人自主退出机制——别等下一个朴春,才想起,原来我们早就该做点什么。
她不是在求原谅。
她是在问:我们还能不能,好好地,当一个人?
来源:四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