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40周年困局 为何海外能看、日本国内却遇阻?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10-28 12:47 2

摘要:今年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周年,从《龙猫》里毛茸茸的森林守护者,到《千与千寻》中充满奇幻色彩的神灵世界,这些经典动画不仅是动画界的标杆,更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可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个纪念节点,日本本土却掀起了“想看吉卜力却看不了”的讨论——作为诞生地,这里几

今年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周年,从《龙猫》里毛茸茸的森林守护者,到《千与千寻》中充满奇幻色彩的神灵世界,这些经典动画不仅是动画界的标杆,更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可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个纪念节点,日本本土却掀起了“想看吉卜力却看不了”的讨论——作为诞生地,这里几乎没有合法的线上观片渠道,经典动画正逐渐与新世代“脱节”。

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的吐槽精准点出了现状:日本目前能看吉卜力作品的方式,只剩“等电视台不定期播出”“买DVD/Blu-ray光碟”“租光碟”三种。但这三条路,早已跟不上当下的生活节奏。

现在的日本年轻家庭,不少已不再配备电视,日常娱乐多依赖平板或手机,而这些设备普遍没有光碟机;曾经随处可见的租片店,如今要么关门,要么只剩零星几家,想租一张吉卜力光碟得跑很远;就连光碟本身,对00后、10后来说都像“古董”,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光碟是什么”。

这样的困境让不少人感同身受。有人分享:“前阵子想陪妈妈重温《千与千寻》和《幽灵公主》,妈妈一直念叨着想再看,结果翻遍Netflix、Amazon Prime这些常用平台,一部都没找到,那种明明是自家经典却触不可及的绝望感,真的很难受。”也有家长无奈表示:“孩子听同学说《龙猫》很可爱,吵着要看,可总不能为了一部动画,专门买个光碟机吧?最后只能找其他动画代替,感觉孩子错过了我们小时候的‘宝藏’。”还有人怀念过往:“以前开车带孩子出门,会提前放《龙猫》光碟,孩子安安静静的,现在新车都没有光碟机了,这种小温馨也没发复刻了。”

更让日本网友费解的是“内外有别的播放策略”——在海外,Netflix、Hulu等流媒体平台早就上架了吉卜力的大部分作品,欧美、亚洲其他国家的观众打开APP就能看;可在日本本土,这些平台却集体“留白”,连一部吉卜力动画都找不到。

“为什么海外能轻松看,我们想看却得找海外账号或者海淘光碟?”“明明是日本的动画,却把方便留给外国人,太不合理了。”类似的疑问在评论区随处可见。而顺着线索深挖,网友们把原因指向了吉卜力的最大股东——日本电视台(NTV)。

有网友分析:“日本电视台现在面临流媒体的冲击,收视率一直在下滑,而吉卜力作品自带‘国民情怀’,每次在电视台播出,都能吸引不少观众回流。如果把作品放到流媒体上,大家随时能看,谁还会守着电视等播出?电视台肯定不想放弃这块‘收视率筹码’。”这种推测得到了不少人认同,大家觉得为了保住传统渠道,反而让本土观众陷入“看片难”,实在得不偿失。还有人担忧:“现在已经有老人用AI生成‘吉卜力风格’的图片,却不懂原作的故事和情感,如果孩子只能通过AI了解吉卜力,那经典的灵魂就没了。”

关于“看片难”的讨论,也分成了两派。有部分网友认为:“想看就花钱买光碟啊,我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没什么好抱怨的。”

但更多人反驳:“问题从来不是钱,而是‘不方便’。”一张吉卜力蓝光碟价格大概3000-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50-250元),不算贵,可买了碟之后,还得额外花几千日元买播放器;就算配齐了,想在平板或手机上看,还得折腾转格式,对不熟悉数码操作的人来说太麻烦。“现在大家都习惯‘即点即看’,不是不愿意付费,而是不愿意为了看一部动画,额外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还有人举例:“你看迪士尼、皮克斯,把经典作品放到Disney+上,既方便观众,又让新世代喜欢上老IP,吉卜力真的该学学。”

在全球都拥抱流媒体的当下,吉卜力在日本的“封闭”,让经典陷入“有名气却难见”的尴尬。虽不至于像网友担心的“对新世代失去意义”,但40周年的吉卜力或许该思考:传承经典,不是守着“只能在电视或光碟上看”的传统,而是搭建更便捷的渠道,让这些温暖的故事真正走进新世代的生活里。

来源:再漫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