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打着“乳腺癌公益”旗号的杂志活动,让12个女艺人站上台,一边唱着《妈妈》——歌词里全是隐晦的性暗示——一边说“为爱发电”。
你拿癌症当流量,拿母亲当道具,真当大家是傻子?
一场打着“乳腺癌公益”旗号的杂志活动,让12个女艺人站上台,一边唱着《妈妈》——歌词里全是隐晦的性暗示——一边说“为爱发电”。
台下掌声稀稀拉拉,网上骂声炸了。
不是骂艺人,是骂这套流程:用别人的痛苦,包装自己的精致。
《W Korea》删了所有内容,朴宰范发了道歉,基金会立马断了合作。
不是他们良心发现,是舆论太烫手。
谁都知道,公益不是营销的背景板。
你捐了3亿韩元?
行啊,那2007年到2009年那1.3亿怎么没提?2025年还要再捐1.5亿?
合着这钱不是一次性捐的,是分期付款,还带会员续费?
最讽刺的是,活动结束后,12个艺人集体发信,说要去给患者做100小时志愿服务。
晚了。
你站在台上笑得灿烂的时候,有多少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室里连镜子都不敢照?
你一句“补偿”,换得回来她们失去的乳房、破碎的婚姻、被公司催婚的压力吗?
韩国文化部坐不住了。7月20号直接发新规:以后搞公益,提前30天交策划案,没通过别开干,不然罚5000万。
这不是监管,是补窟窿。
这些年,化妆品品牌搞过“买口红送健康手册”,快消品搞过“扫码捐一毛钱”,最后钱呢?
进了广告费、模特费、场地费,剩下一丁点,连给患者买个护腕都不够。
《W Korea》现在成立什么“审查委员会”,要请患者参与策划。
听听,多新鲜——原来你们以前的活动,全是编辑在会议室拍脑袋想出来的?
连谁在受苦,都不知道?
这不是个案,是套路。
当公益变成品牌人设的零件,当“爱”变成可以量化的KPI,那它就已经死了。
观众不是不善良,是太累了。
每一次被感动,最后都变成被利用。
现在她们要去做志愿服务,没人拦着。
但别以为穿件病号服拍几张照,就能洗白这场闹剧。
真正的改变,不是发声明,不是捐款数字加了几个零,是以后谁再拿“妈妈”“癌症”“女性力量”当噱头,整个行业都得 spit 一口唾沫。
这事儿该终结了。
不是因为骂的人多,是因为,该醒的人,终于睁眼了。
来源:阿宝八点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