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团演唱会服装“保守化”改动引争议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10-27 14:37 1

摘要:TWICE世界巡演马来西亚站的一场服装调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文化尊重边界”的争论。近期,TWICE正在举行“This Is For”世界巡回演唱会第一部分,自

TWICE世界巡演马来西亚站的一场服装调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文化尊重边界”的争论。近期,TWICE正在举行“This Is For”世界巡回演唱会第一部分,自

TWICE世界巡演马来西亚站的一场服装调整,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文化尊重边界”的争论。

近期,TWICE正在举行“This Is For”世界巡回演唱会第一部分,自7月从韩国启航后,陆续覆盖亚洲及大洋洲多国。9月官方宣布加场马来西亚,定于10月25日在吉隆坡国家曲棍球体育场开唱——这是她们时隔多年再度登陆该国,消息一出便引发当地粉丝狂欢。

然而,演出顺利落幕后,争议却悄然浮现。有眼尖的观众发现,组合在表演某个环节时,原本设计的“奶牛纹”演出服出现了明显改动:成员胸部沟壑和腹部区域被肤色布料额外覆盖,整体裸露面积大幅减少。

这一调整迅速在社交平台传播开来。支持者认为,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TWICE主动修改服装是出于对本地文化与宗教习俗的尊重。一名网友评论道:“这根本不是审美问题,而是基本的文化同理心。”

但反对声浪同样不容忽视。部分观众质疑修改的必要性,批评此举“迎合过度”,甚至削弱了舞台原本的视觉表达。更有人直言:“如果连艺术表达都要步步退让,跨国演出是否将越来越‘束手束脚’?”

另一方面,许多观众反击称,批评声中潜藏着“伊斯兰恐惧症”倾向。他们指出,跨国艺人主动适应演出地文化,本是国际惯例与专业素养的体现。“难道要强迫别人接受外来文化输出吗?TWICE的选择恰恰展现了格局。”

事实上,这并非K-pop团体首次因服装调整引发讨论。在全球化巡演成为主流的当下,如何平衡舞台美学与在地文化,已成为所有国际艺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无论争议如何,TWICE此次的服装改动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它既测试着粉丝对偶像“本土化策略”的接受度,也折射出流行文化在跨语境传播中面临的真实困境。下一站,她们又将如何调整?或许比演出本身更值得关注。

来源:南方娱乐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