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徐允(Annie Moon):出身三星家族第四代,外婆为三星创始人李秉哲之女李明熙,现任新世界集团会长;母亲郑有庆掌控新世界百货,掌握韩国37%高端零售市场。
韩国三星家族千金文徐允与李英爱女儿郑承彬近期因进军娱乐圈引发热议。
文徐允(Annie Moon):出身三星家族第四代,外婆为三星创始人李秉哲之女李明熙,现任新世界集团会长;母亲郑有庆掌控新世界百货,掌握韩国37%高端零售市场。
表舅为三星掌门人李在镕。2025年6月,她以练习生身份加入混声组合ALLDAY PROJECT正式出道。
出道即登韩国版《VOGUE》封面,拿下香奈儿高定珠宝代言,远超普通新人资源。
李英爱女儿郑承彬:现年14岁,李英爱近年来频繁在综艺与VLOG中提及女儿“天生镜头脸”,并透露其正参加偶像试镜。
两人背景显赫,资源优渥,引发韩国网友对娱乐圈公平性的广泛批评,认为财阀与星二代挤占普通人上升通道,加剧“普通人出头难”的行业困境。
韩国财阀掌控70% GDP,娱乐圈成资源世袭缩影,网友讽刺“白天给财阀打工,晚上看资本跳舞”。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历史会押韵。
政府、企业、银行三者紧密结合的莱茵兰资本主义方式产生的后果,除了可以集中力量快速发展之外,也形成了复杂的财团制度。
这些财团内部在企业和企业之间,银行和企业之间,银行和银行之间形成复杂的控股关系,他们之间支持,互相拆借资本时不在意风险和盈利,所以可以迅速集中起大量的资本进行运作。
从好处来说,这种模式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定长远的计划。
坏处是容易形成垄断,让财团之外的较小的竞争者无法立足。
在德国财团主要的控股人之间互相是生意伙伴关系,而在东亚往往这些主要控股人之间往往存在血缘关系,所以有财阀的称呼。
二战后的韩国也出现同样的情况。
在日本有不赚最后一分钱的传统,而在韩国,财阀企业甚至连石碗拌饭这种生意都不放过。
最后双方只能把矛盾从经济领域升级到政治领域。
比如在韩国有的党派是代表财阀的,有的党派是代表中小企业和富裕的中产阶级的。
比如金大中、卢武铉和现在的文在寅就是后一派。
后者出台了很多保护中小企业的措施,比如给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和经济补贴,禁止财阀企业进入特定的行业,比如泡菜行业就是禁止财阀进入的。
对财阀企业或者财阀家庭成员新设立的进行审批制度,比如某个财阀的女儿打算开一个烘培连锁店,结果就被禁止了。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保住了中小企业的地盘,但是这些企业为了避免失去优惠政策而不敢提升产量,因为害怕失去行业保护而不敢扩展业务,无视自己的低效率而把精力都放在政治上的扯皮上。
所以韩国不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却总是适得其反——因为整体的经济体系就不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为什么典型的莱茵兰资本主义强大的大企业和精干的小企业共存的模式无法在德国和日本之外的地区复制?
大银行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会越抱越紧,对于银行来说,大企业就是大储户,同时也是信用最好的贷款客户,同时还能是自己的股东。
而对于大企业来说,银行是为他提供贷款,各种金融服务,甚至可能是购买自己股票的支持者。
在这种相互关系中,最走走向财团化是一种趋势,就好像美国在占领日本后,解散了各大财阀的控股公司,但是用不了多久各种大公司和大银行又形成了财团的同盟关系,甚至还会产生的新建财团体系。
在一个财团化的经济体系中,中小企业的生存是受到威胁的。
在日本和德国有很多小型的冠军企业,他们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都做到了全球第一的水平,这种现象绝对是日本和德国的特殊现象,而不是普遍现象。
因为日本和德国都有一种企业间共生的传统,大型财团不会处心积虑的吞并中小企业,相反会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一点很可能基于文化传统的不同。
比如在德国和日本,富有的大家族后代都非常低调,而在韩国、台湾、香港这些地区则正好相反。
在日本财阀家族培养了丰田章男这样的谦谦君子,韩国财阀则不断量产霸气男总裁和长公主。
韩国人一面骂财阀统治,一面每天津津有味的在电视机旁欣赏霸气男总裁的爱恨情仇,说明他们恨的不是财阀,而是恨自己为什么不是财阀。
他们每个男的都渴望自己是霸气男总裁,每个女的都渴望生为长公主,或者有机会嫁给霸气男总裁,这是他们人生的理想状态。
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创建当年的第一家综合银行的佩雷尔兄弟后来投身于房地产领域,这个领域是被他们的老师圣西门所反对,因为在这个领域的资金流动周期非常长,在地产领域的大量投资会让法国损耗发展制造业的资本。
但是法国人的似乎更喜欢做房东和债主,以便把自己的时间从繁忙的管理企业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浪漫的生活——比如爱情和艺术。
法国人从国家资本主义出发,走向了高利贷资本主义。
韩国从国家主义出发,走向了权贵资本主义和裙带资本主义。
所以有的国家想从国家资本主义出发,走向莱茵兰模式,尤其不能忽略了文化基因这个问题。
来源:宠咖阁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