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上刷到个事儿,韩国女人,十几年时间,上百五十万砸身上,刀子下去四百多次,四百次啥概念,人活几辈子,感冒发烧进医院也没这么多回数,手术室当成家,头到脚,能动的都动了,能换的全换,节目上她说做手术都不用麻药,习惯了,疼?不疼了,身体跟拆卸重建的神庙一样,冰箱里没
网上刷到个事儿,韩国女人,十几年时间,上百五十万砸身上,刀子下去四百多次,四百次啥概念,人活几辈子,感冒发烧进医院也没这么多回数,手术室当成家,头到脚,能动的都动了,能换的全换,节目上她说做手术都不用麻药,习惯了,疼?不疼了,身体跟拆卸重建的神庙一样,冰箱里没米没油,全是营养剂抗生素,脸和身材得维护,每天西红柿过日子,饭不怎么吃,碳水糖像毒药,饿不饿,看着都饿,活得像个展品,精密维护,不能有瑕疵。
起因不是啥爱美,根儿里头是闲言碎语扎的刺,毁人要动刀?不需要,几句话就够了,她说,二十七岁那年,谈了个男朋友,男的像工匠,天天敲打她自尊心,嫌脸圆,嫌鼻塌,嫌一切都不配站他身边,三年,把自信踩碎了,开始恨镜子里的自己,四百多次手术,取悦谁?不是,变美?不是,就像报复,像告别,每割一次,每缝一次,都是跟以前那个自己彻底划清界限,想“杀死”的是那个被否定的、不被爱的原装自己,靠自残的方式,给自己重塑外壳,没人再能伤害。
新鲜的一点,她说最近的手术,专门跑中国做的,理由是韩国医生现在喜欢“自然”,她觉得中国审美更“高级”,追求“真实感”,鼻子得有骨感、有棱角,看着像天生的,味儿出来了,以前咱们审美不是都跟着韩流走?穿衣打扮、化妆发型,恨不得全往韩剧靠,风向悄悄变了,审美权力转移,哪怕只看她这样一个例子,也能看出水面下有暗流,我们不只是模仿,不只是追随,轮廓分明的“真实感”,像是更自信、更不愿被柔美定义的集体新心态,比手术更有意思。
有人骂她,说这是病态,“容貌焦虑”极端产物,这词听多了,病态是病态,可是谁推她、推那么多人到边缘的?广告,社交媒体,滤镜下的“完美生活”,这个时代对“标准”的疯狂追求,她只是被推到崖边,然后跳下去的那一个,用身体上演一场惊悚剧,咱们在悬崖边试探,觉得她疯了,但自己也在想,离“更好自己”还差几针玻尿酸,还差几次热玛吉。
她说自己现在能爱自己了,听着吧,有点难说,爱不爱,那个勇气是靠否定过去、抹掉父母的皮肤和骨骼才得来的吗,这问题大了,镜子里的她,到底是她,还是无数金钱和痛苦堆出来的熟悉陌生人,谁知道呢。
来源:辰东小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