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辱华争议还没过 还吐槽故宫套餐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10-06 18:01 1

摘要:当全智贤新剧的辱华争议尚未平息,裴秀智与金宇彬主演的网飞剧集《许愿吧精灵》刚上线便深陷舆论漩涡。剧中阿拉伯反派作恶时必说中文的突兀设计,叠加"故宫套餐难吃"的争议台词,让"韩剧刻意抹黑中国"的质疑声浪再度高涨,而裴秀智"三度涉争议作品"的履历,更让这场信任危机

当全智贤新剧的辱华争议尚未平息,裴秀智与金宇彬主演的网飞剧集《许愿吧精灵》刚上线便深陷舆论漩涡。剧中阿拉伯反派作恶时必说中文的突兀设计,叠加"故宫套餐难吃"的争议台词,让"韩剧刻意抹黑中国"的质疑声浪再度高涨,而裴秀智"三度涉争议作品"的履历,更让这场信任危机雪上加霜。

争议的核心,是中文与恶行的强行绑定。这部以阿拉伯为背景、主打韩语与阿拉伯语交流的奇幻剧,却出现诡异设定:阿拉伯反派日常对话全程使用阿拉伯语,唯独在下达"把小男孩丢出去喂狗""买女主喂牲畜"等恶性指令时,会突然切换成中文。更令人费解的是,全剧既无中国角色,也无任何中国相关背景,这种"恶行专属语言"的安排,被网友直指"用中文给邪恶贴标签",是对中国文化的恶意暗示。有观众愤怒表示:"没有中国元素却硬把中文和恶行挂钩,这不是刻意抹黑是什么?"

另一重争议源于一场"翻译乌龙",却暴露了更深层的文化敏感度缺失。剧中台词提及"古宫套餐又贵又难吃",中文字幕组直接将韩语"古宫"译为"故宫",瞬间引发"踩踏中国文化遗产"的质疑。尽管后续澄清"古宫"实际指迪拜古城皇宫酒店的同名套餐,与北京故宫无关,但网友的不满并未平息——"为何第一反应是译成中国故宫?"的追问,折射出韩剧创作中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轻率态度。

此次争议并非孤例,而是裴秀智作品争议的延续。在早前主演的《安娜》中,剧情被指刻意贬低中国产品质量,将员工外派上海的情节营造出"发配边疆"的氛围;电影《白头山》更涉及侵占长白山主权的争议,还出现抹黑中国空气的台词。三次作品接连触碰文化红线,让观众对其"是否缺乏文化敬畏"产生强烈质疑,有网友直言:"一次是疏忽,三次就是刻意为之。"

更添怒火的是争议后的"捂嘴操作"。有网友试图在剧集营销内容下提醒观众注意争议情节,却遭到营销号拉黑删评,这种回避态度与此前全智贤剧集争议的处理方式如出一辙,进一步激化了舆论对立。截至目前,《许愿吧精灵》制作方及裴秀智本人均未公开回应,沉默被解读为默认或漠视。

从全智贤到裴秀智,韩剧频繁陷入辱华争议的背后,是对中国市场的矛盾心态:既想借助中国流量盈利,又缺乏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尊重。中文作为世界主要语言之一,在影视剧中本应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却被异化为恶行的"标签";文化符号的翻译失误,本质是创作中对中国元素的轻率与无知。

当影视作品沦为恶意关联的载体,伤害的不仅是观众感情,更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裴秀智新剧的争议尚未落幕,但已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用"抵制"表达态度——毕竟,没有尊重的作品,再光鲜的卡司也无法赢得市场。这场风波终将证明:想要收获中国观众的喜爱,首先要学会心怀敬畏、尊重差异。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