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初,韩国女星全智贤的新剧在中国引发轩然大波。这次不是因为演技问题,而是剧中某些情节被指涉嫌辱华。品牌方迅速撤下相关宣传,观众群情激愤。这位曾凭借我的野蛮女友在中国红极一时的女演员,现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全智贤新剧风波背后的信任危机
2025年初,韩国女星全智贤的新剧在中国引发轩然大波。这次不是因为演技问题,而是剧中某些情节被指涉嫌辱华。品牌方迅速撤下相关宣传,观众群情激愤。这位曾凭借我的野蛮女友在中国红极一时的女演员,现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回顾全智贤与中国市场的渊源,要追溯到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她不顾疫情风险来华拍摄广告,轻松拿下千万片酬。中国观众喜爱她率真可爱的形象,各大品牌争相邀约代言。然而细数这些年的合作经历,这位韩国女星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似乎总带着几分微妙。
2014年与谢霆锋合作广告时,她坚持要求对方交出手机;与李冰冰同台时,被拍到在镜头外翻白眼、扭动身体等不专业行为。更有人翻出2007年的旧闻,当时她在韩国法庭上坚称自己没有华人血统,理由是"在韩国承认会遭排挤"。讽刺的是,来中国发展时,她却从未回避这个话题。
这次新剧争议爆发后,粉丝们试图用"替夫还债"、"公司逼迫"等理由为她开脱。但细想便知站不住脚——以她单条广告千万的报价,八千万债务根本不值得冒险。更何况她刚成立个人工作室,主动接下这个争议剧本,显然是有意为之。
其实早有端倪可循。她过往作品中多次出现被指贬低中国的情节,当时粉丝总以"艺术创作"为由辩解。但这次观众不再买账,曾经的喜爱有多深,现在的失望就有多重。合作品牌连夜撤资,微博超话被"退圈"刷屏。
表面看是全智贤的傲慢惹祸,实质是信任的彻底瓦解。中国观众可以包容演技瑕疵,但无法接受轻视与冒犯。她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却始终缺乏应有的尊重。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从广告宠儿到争议焦点,全智贤的遭遇给所有海外艺人敲响警钟:粉丝的喜爱需要以尊重为前提,市场的包容也有限度。想在异国市场长久发展,光靠人气远远不够,真诚与底线才是立足之本。毕竟,没有哪个市场会永远容忍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的艺人,无论她曾经多么耀眼。
来源:是个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