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定睛一看,制作费不低、主演还是林允儿,瞬间把人气笑:韩剧现在为了爽点,连基本历史常识都直接跳过?
“明朝使臣给朝鲜下跪”——刷到这句台词时,差点以为手机串台到了架空短剧。
结果定睛一看,制作费不低、主演还是林允儿,瞬间把人气笑:韩剧现在为了爽点,连基本历史常识都直接跳过?
更离谱的是,剧里把参鸡汤说成“朝鲜王室独创”,弹幕一排“我们吃了几百年的东西,怎么一觉醒来成别人的了”。
有人去翻《明实录》,明明白白记着当年朝鲜使节到北京“五拜三叩”,别说下跪,连抬头都得先打报告。
编剧倒好,大笔一挥,直接让大明使节跪得比选秀练习生还干脆,真把观众当“历史盲”。
外交部没点名,但一句“反对歪曲历史”已经等于贴脸开大。
JTBC原定的第8集突然变“重播特辑”,官方说是“制作进度”,可韩媒自己都在标题里打问号——早不调晚不调,偏偏中国这边热搜爆的时候才调,时间点巧得像偶像剧偶遇。
林允儿的微博评论区更热闹。
她一句“相信作品想传递美好”被截屏疯转,品牌直播间瞬间涌入“退货”刷屏。
第三方数据出来,她代言的护肤套盒销售额一个月掉了四成,客服嘴硬“合约正常到期”,可购物链接悄悄撤下,懂的都懂。
网友总结:钱袋子比声明诚实。
韩国那边也没占到便宜。
收视率从8.3%俯冲到5.1%,连自家观众都吐槽“把历史拍成漫画,还不如看综艺”。
NAVER上有人发起“保护创作自由”请愿,半天凑不到十万签,下面高赞却是一条“先让编剧把《朝鲜王朝实录》看完再谈自由”。
笑死,本土观众率先脱粉。
最魔幻的是文化体育观光部,一边开会讨论“影视作品历史表述”,一边把参鸡汤写进“韩国100项文化遗产”名单,文件发布时间卡在争议高峰,怎么看都像趁热给锅盖再加一把锁。
中国视频平台反手把林允儿旧片全部下架,合拍项目直接腰斩六成,业内传言“限韩令2.0”悄悄回魂——钱不流、剧不播、明星不露面,比任何声明都来得狠。
有人纳闷:一部古偶至于吗?
还真至于。
历史这口锅,谁都想往自己灶台上端。
今天让明朝使臣跪了,明天就能把汉服说成“东洋风”,后天连汉字都能“借鉴”。
观众平时吵吵闹闹,真到底线反而异常团结——可以狗血,不能瞎编;可以恋爱,不能偷文化。
毕竟,谁也不愿意将来跟孩子解释:咱们家的年夜饭,得先申请别国“非遗”。
所以,当爽剧变成偷历史的贼,最好的弹幕就是遥控器。
不吵不闹,直接换台,让收视率、销售额、搜索量一起跳水,比万字抗议更有效。
市场用脚底投票,编剧下次动笔前,至少会先查查《明史》再敢让使臣下跪——毕竟,没人跟钱过不去。
来源:足智多谋柑桔saV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