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称《暴风圈》辱华 “不重要”!30 家韩媒洗白删文跑路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9-26 18:58 1

摘要:近期,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深陷辱华争议,而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敬德的一番言论更是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

近期,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深陷辱华争议,而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徐敬德的一番言论更是将事件推向风口浪尖。

他公开承认该剧存在台词辱华的情况,却轻描淡写地表示 "这并不重要",这番颠倒黑白的表态不仅未平息争议,反而引发更大范围的不满。

更令人咋舌的是,超 30 家韩国媒体见状迅速跟进报道,试图以此为洗白角度大做文章,唯独韩国三大电视台保持沉默 —— 他们显然清楚,此次事件已让韩流很难再顺利打开中国市场。

这场舆论风波的起点,是徐敬德毫无底线的 "站台"。

作为韩国学界人士,他本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却选择性忽视《暴风圈》中的辱华事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他首次针对中国相关议题发表不当言论,此前韩国每一次出现偷文化争议时,他都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帮腔,其行为本质就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至于这番操作会对韩流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他根本毫不在乎。

在徐敬德发声后,30 多家韩国小媒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纷纷跟进。

他们起初看到有同行报道,便不假思索地跟风蹭热度、炒话题,内容千篇一律地试图弱化辱华争议。

但很快这些媒体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参与报道的全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媒体,真正有影响力的韩国三大电视台始终冷眼旁观。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番炒作直接得罪了全智贤团队,因为全智贤原本打算冷处理,想用时间冲淡争议,结果被这些媒体强行推到舆论漩涡中心,成为众矢之的。

随着事件发酵,《暴风圈》中的更多不当内容被逐一曝光。

剧中不仅出现 "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 这样赤裸裸的辱华台词,还恶意将中国现代化城市大连拍成贫民窟和城中村的模样,为了强化这种扭曲的视觉效果,制作方甚至故意加上阴暗的滤镜,而实际上该剧的取景地并非大连。

更过分的是,剧中竟用红底色搭配黄色五角星的配饰作为地毯,以此恶意暗示中国。

此外,剧里的大部分反派角色都设定为中文使用者,这种刻意的角色安排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与敌意。

文化掠夺的戏份也在剧中上演。

全智贤在剧中突然背起中国古诗,却谎称这是朝鲜诗人的作品,而她念诵时使用的还是中文。

这种明目张胆窃取中国古诗文化和汉字文化的行为,彻底暴露了制作方的文化霸权心态。

难怪此前人民文娱会直接点名批评这部剧,指出其 "夹带私货",这样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争议爆发后,全智贤的商业代言受到严重冲击,多个品牌方纷纷在官方微博清空了与全智贤相关的所有内容。

面对这样的后果,部分韩媒不仅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倒打一耙,直言 "中国网友欺人太甚",甚至荒谬地表示 "即便全智贤的新剧台词辱华,中国网友也不能对韩剧指手画脚,因为该剧没有在中国开播"。

这种毫无逻辑的狡辩实在令人不齿,按照他们的逻辑,难道只要不在韩国开播的作品,就可以随便抹黑韩国吗?

显然,这 30 多家跟风报道的韩媒完全是自取其辱。

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 "洗白角度",那些有影响力的大型韩媒怎会置身事外?

全智贤本人的沉默也已经说明了一切。

如今,这些小媒体发现风向不对,纷纷删除相关报道,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更显狼狈。

值得一提的是,抵制《暴风圈》的并非只有中国观众,日本、越南、伊拉克、阿拉伯等多个国家的观众都对该剧的不当内容表示反感并加入抵制行列。

该剧如此大范围地得罪观众,其背后反映的是制作方对其他国家文化和历史的不尊重,以及部分韩国媒体和学者扭曲的价值观。

从徐敬德的荒唐发声,到 30 多家韩媒的盲目跟风,再到《暴风圈》本身的种种不当内容,这一系列操作不仅让全智贤的口碑受损,更让韩流在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发展蒙上阴影。

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通过辱华、偷文化来博眼球的行为都注定会付出代价,《暴风圈》的争议绝非偶然,而是其自身问题积累的必然结果,这样的作品,确实没得洗。

来源:小岑的学习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