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日本人失去想象力了吗?十月新番《永久的黄昏》引热议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6 14:02 1

摘要:十月新番《永久的黄昏》昨天播出了第零话,本来打着“科幻恋爱”的标签,背景设定在2038年。结果一开播就被网友集体吐槽:

十月新番《永久的黄昏》昨天播出了第零话,本来打着“科幻恋爱”的标签,背景设定在2038年。结果一开播就被网友集体吐槽:

这哪里是2038年啊,顶多就是2024年加个滤镜!

剧情里展示的所谓“未来”科技,几乎全是这两年天天刷屏的热门话题:

因为不会用AI而被公司开除的社畜

抱怨AI立法进程缓慢的政客

想和AI女友结婚的年轻人

至于“黑科技”,也不过是AI语音助手、自动驾驶、AR眼镜、烹饪机器人手臂这些东西。

唯一能算“未来”的设定,就是女主角提出要给全人类植入芯片,从而直接与AI相连。

问题是,这些设定放在2038年也太寒酸了。观众直呼:“哥们我还以为这片写的是2024年呢!”

不少网友表示,《永久的黄昏》应该是几年前就写好的剧本,但依旧摆脱不了“日本守旧”的尴尬。
毕竟。有人调侃日本至今还在用传真机、软盘、老式地铁售票机,对他们来说AI确实算是“超未来”了。

可问题是,20年前的少女漫画《人形电脑天使心》早就在搞AI恋爱。再往前追溯,九十年代的黄金日漫时代,设定反而更有想象力。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铁臂阿童木》。这部诞生于1952年的作品,把未来定在2003年:那里的世界里,智能机器人随处可见,连小狗都能被改造成机器人。

再看《戴拿奥特曼》,当年设定的世界观,时间线正好和我们现在差不多:人类已经在火星、月球建立基地,战斗机和武器比现在科幻大片还先进,完全没提AI,估计也没料到AI发展会这么快。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大胆想象”。它们敢于把未来描绘成远超现实的样子,哪怕实现不了,也能让观众产生憧憬。

因为过去的动画想象力太超前,现实没能兑现它们的未来。于是到了今天,像《永久的黄昏》这样的新番,就不再画大饼,而是选择一种更“可实现”的未来观。

他们不再去幻想几十年内登上火星、建设星际文明,而是专注在AI、自动驾驶这些“眼前可见”的技术趋势,看上去守旧,但实际上更贴近现实、这是一种从“理想型未来”回归“现实型未来”的转变。

以前的未来,是浪漫的幻想;现在的未来,是谨慎的预测。这也是动画人对过去“想象太超前而没能实现”的一种反思吧。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人们根本无法预测未来十几年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来源:萌娘ACG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