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时间两部韩剧引发的风波,还是让我忍不住吐槽一下,不是为了博眼球,是真的觉得有些底线,再怎么“娱乐无国界”也碰不得。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这段时间两部韩剧引发的风波,还是让我忍不住吐槽一下,不是为了博眼球,是真的觉得有些底线,再怎么“娱乐无国界”也碰不得。
先说全智贤的《暴风圈》,这位靠《来自星星的你》里千颂伊圈粉无数的女神,怎么也想不到会栽在“一块地毯”上。
剧中那幕五角星地毯被反复踩踏的镜头,明眼人都懂这不是什么巧合,就像足球比赛里球员故意踩对手队徽,明摆着是蓄意挑衅。
更气人的是剧里对大连的抹黑,放着星海广场的现代化高楼不拍,偏偏钻进棚户区找破败感,明明是中国沿海城市,却硬塞东南亚风格的繁体字招牌。
行驶的车辆要特意选锈迹斑斑的旧车,连空气里都要加一层灰暗滤镜,这种选择性拍摄属实有点恶心。
分明是拿着放大镜找“落后”,用想象中的中国,满足某些人莫名的优越感。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剧中角色居然说“中国为什么偏好战争”,但凡了解点历史,都知道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历史上从未主动发起过侵略战争。
可制作方偏要装瞎,连反派都集体说中文,跟流水线贴标签似的,把“负面”和“中国”强行绑定。
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针灸更是中医的瑰宝,苏轼的“但愿人长久”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诗句,可这部剧倒好,直接说针灸是朝鲜“原创”,连苏轼的词都要抢。
这次韩剧争议里,最让人心寒的不是制作方的傲慢,而是部分粉丝的“双重标准”。
当年韩流低谷时,是中国粉丝的支持让很多韩国艺人渡过难关,可现在某些韩剧的操作,不仅不尊重主场观众,还故意挑衅。
把沿海开放城市拍成“破败棚户区”,连菜市场都硬塞不符合实际的繁体字招牌,行驶的车全是锈迹斑斑的旧款。
这边《暴风圈》还没凉透,林允儿主演的《暴君的主厨》又火上浇油,要说全智贤那部是丑化,这部直接升级成文化掠夺。
剧中中国厨师要去朝鲜学艺,甚至颠倒辣椒传入中国的历史,连苏轼的诗句都想抢成朝鲜文化遗产,合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他们眼里是随便拿的素材库?
市场的反应比谁都快,《暴风圈》豆瓣评分三天跌穿3分,最低到2.1,海蓝之谜、LV这些奢侈品品牌连夜撤下全智贤的代言,生怕被溅一身泥。
《人民文娱》更直接,一句“海外剧夹带私货”,直接给这事定了性,其实很少见官媒会对这种电视剧进行评价的,看来这次是真触犯到我们的底线了。
但最让我觉得荒诞的,不是剧方的傲慢,是某些粉丝的洗白操作,有人说翻译有问题,有人喊演员只是打工的,别上升,还有人扯关注允儿颜值就好,剧情不重要……
我真想问问这些人,全智贤、林允儿在中国混了多少年?接剧本前连剧情都不看?林允儿中文说得比不少中国人还溜,能不知道剧里在扭曲历史?
更讽刺的是,这些粉丝平时最爱吹偶像爱国,可真到触碰国家尊严的时候,倒比谁都“宽容”。
以前张娜拉说“没钱就去中国”,后来杜嘉班纳搞辱华设计,每次出事都有粉丝跳出来别上纲上线,可轮到中国文化被偷、被抹黑,他们怎么就哑了?
可某些中国粉丝偏偏拎不清,把追星变成了跪舔,连最基本的文化底线都丢了。
有人说“这只是娱乐,别太玻璃心”,可文化尊重从来不是玻璃心,就像你家客厅挂着的全家福,别人进来不仅骂丑,还把照片撕了说这是我的,你能忍?
《鱿鱼游戏》为什么能火,不是因为它抹黑谁,是靠普世的人性打动观众。
《寄生虫》敢拍社会黑暗面,可它有艺术真诚,没拿丑化当噱头,真正的文化输出,从来不是靠偷、靠黑,而是靠实力。
现在网上吵得最凶的,不是该不该抵制韩剧,是我们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是继续纵容别人把我们的文化当“猎物”,把我们的城市当“落后标本”,还是挺直腰杆说“不”?
品牌方撤代言、官媒点名,已经用行动表明,中国市场不欢迎双面人,更不欢迎不尊重文化的作品。
最后想跟那些还在洗白的粉丝说句实在话,追星可以,但别追丢了自己,喜欢偶像没错,但不能丢了国家尊严。
至于这场风波会怎么收场,我不好说,但有一点肯定,文化自信不是任人揉捏的橡皮泥,你可以拍我们的故事,但必须诚实,可以借鉴我们的元素,但必须尊重。
踩着别人的文化符号博眼球,最终只会踩碎自己的信誉,毕竟,谁也不会跟不尊重自己的人长久合作,更不会为不尊重自己的作品买单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