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拒不道歉!否认辱华,接受采访哈哈大笑,彻底放弃中国市场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9-24 20:46 1

摘要:最近,全智贤火了,但不是因为新剧出圈,而是因为她对着中国观众“哈哈哈”笑了三声——然后,她的代言没了,专柜撤了,奢侈品品牌跑得比谁都快。

最近,全智贤火了,但不是因为新剧出圈,而是因为她对着中国观众“哈哈哈”笑了三声——然后,她的代言没了,专柜撤了,奢侈品品牌跑得比谁都快。

事情起因,是她主演的韩剧《暴风圈》。这部号称“全球爆款”的政治剧,刚开播就拿下收视冠军,全智贤饰演的“遗孀逆袭总统候选人”人设也一度被吹上天。

可剧情传回国内,网友们越看越不对劲:怎么处处透着股“夹枪带棒”的味儿?

最出圈的一幕,是她用李白的《将进酒》,跟“中国外交官”对峙。诗是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磅礴。

可问题是,剧里的中国角色被设定成“好战派”,台词明里暗里贬低中国,还把大连拍成“棚户区”,甚至在白宫会议室铺了带五角星图案的地毯……这操作,说是“无意”,谁信?

更离谱的是,面对争议,全智贤没道歉,反而在宣传会上被记者问及时,轻飘飘来了一句:“台词很多,我一直在背,不知道大家听懂了吗?”

说完,和台下演员一起“哈哈哈”大笑。那笑声,像极了你妈问你作业写完没,你笑着说“写了写了”——可书包里压根没动笔。

这一笑,笑出了傲慢,也笑没了中国市场。

要知道,全智贤可不是普通韩星。她是《我的野蛮女友》里踹翻周星驰的“野蛮”女神,是《来自星星的你》里让全民追着吃炸鸡的千颂伊,是无数中国观众青春记忆里的白月光。

过去她代言什么,网友就买什么,贵妇圈追着她跑,品牌方捧着钱等她点头。可这一次,她选的不是爱情剧,不是浪漫戏,而是一部充满地缘隐喻、台词暗藏机锋的政治剧。

作为一线大咖,她真不知道剧本问题?真看不懂那些“影射”?演员可以演戏,但不能装傻。你可以在剧中扮演总统候选人,但不能在现实里当“睁眼瞎”。

更讽刺的是,这部剧背后是迪士尼出资,全球发行,赚的钱大头流向美国,可打脸的却是中国观众。

好家伙,韩剧编故事,美国公司赚钱,中国网友买单还被嘲——这算盘打得,比韩式泡菜的腌制配方还精细。

现在好了,三大奢侈品牌——伯爵、海蓝之谜、LV——纷纷删帖撤物料。一开始还搞“双标”:只删中国区内容,海外照常。

结果网友不干了,继续抵制,这才把全球宣传全撤。这一波,全智贤每年损失上亿代言费,估计她老公的债本子又要多翻几页了。

有人说她“倒霉”,摊上个烂剧本。可问题是,演员不是提线木偶。你有权利说“这戏我不接”。汤唯拍《晚秋》前也面临争议,但她选择的是沟通、调整、尊重。

而全智贤呢?从开拍到播出,从争议到大笑,全程“零回应”,仿佛在说:“我演我的,你气你的。”

更别提她宣布关闭中国所有线下专柜的操作。这哪是危机公关?这是“我走我不留”的架势。

可她忘了,今天的中国市场,不是谁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便利店”。你吃着中国的饭,拿着中国的代言,转身在剧里踩中国的脸,还想全身而退?门儿都没有。

其实,韩剧敢拍总统黑幕、讽刺政客,本是它的特色。可特色不等于可以越界。你可以批判本国政治,但没必要拉上邻国“陪葬”。用中国古诗装点门面,转头又贬低中国形象,这叫“文化搭台,恶意唱戏”。

而最受伤的,其实是那些真心喜欢她的粉丝。很多人曾因为她爱上韩剧,因为她代购护肤品,因为她追品牌活动。结果呢?偶像一朝“翻车”,粉丝成了“冤种”:支持了不该支持的人,买了不该买的代言,还被嘲“无脑粉”。

现在,三大品牌紧急切割,反而赢得一波好感。这说明什么?说明企业比某些明星更懂中国市场的底线。你可以有你的立场,但别挑战公众的情感红线。否则,今天笑得有多大声,明天摔得就有多响。

全智贤或许以为,自己有迪士尼撑腰,有全球粉丝,不在乎中国市场。但她错估了一点:中国观众可以追星,但绝不跪舔。你可以是“野蛮女友”,但不能是“白眼狼”。

这一记响亮的“哈哈哈”,不仅笑没了代言,也笑碎了无数人的滤镜。从此以后,再看到她,大家想起的不再是“星星”里的浪漫,而是那句轻飘飘的“不知道大家听懂了吗?”——听懂了,我们都听懂了。

你不在乎我们,我们也没必要继续捧你。市场会教她做人,时间会还所有人公道。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