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珠泫ins晒冰红茶喝空瓶,粉丝炸了:姐姐居然放弃代言酒?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9-18 01:08 2

摘要:昨天刷到裴珠泫的ins,她坐在火锅桌前,手边摆着一瓶冰红茶,瓶底都快喝空了,配文写着“明天要走红毯,今天先放纵这一口”。底下评论里,粉丝调侃“姐姐,你代言的酒呢?”她回复“那是工作,这是生活”。

昨天刷到裴珠泫的ins,她坐在火锅桌前,手边摆着一瓶冰红茶,瓶底都快喝空了,配文写着“明天要走红毯,今天先放纵这一口”。底下评论里,粉丝调侃“姐姐,你代言的酒呢?”她回复“那是工作,这是生活”。

不止她,金智秀、林娜琏这些顶流私下聚餐,桌上都少不了冰红茶——不是代言的日韩酒水,是咱国内超市里卖了几十年的“工地饮料”。更绝的是零食,麻辣王子被韩女称为“甜点”,卫龙辣条成了爱豆们的“能量棒”,林娜琏来中国活动,必给队友带琦王花生、蛋黄锅巴。

东南亚那边更夸张。我朋友在越南务工,说同事经常给她递零食,拆开一看是旺旺仙贝、

,“那一刻感觉像在国内超市,连乡愁都被治好了”。泰国的超市有专门的“中国进口区”,旺旺仙贝、浪味仙摆得满满当当,价格比国内贵点,但当地人愿意买——“中国零食好吃,性价比高”。

这些“土味”零食的出海成绩,藏在企业的财报里。旺旺去年财报说,海外营收占了总营收的20%,增长是双位数的;洽洽在东南亚的椰香瓜子卖得火,海外增速比国内还快;卫龙在菲律宾的“洋抖”直播,辣条销量比国内某些直播间还高。

Statista给的数据更直观:2023到2028年,东南亚零食市场每年能涨8.68%,比全球平均的4.2%高了一倍还多。而中国零食占了这块市场的不小份额——不是靠高科技,是靠“土得掉渣”的产品:旺旺仙贝、卫龙辣条、洽洽瓜子,这些在国内被嫌“没营养”的零食,到了海外成了“时髦零嘴”。

为啥这些“土味”零食能在海外火?不是运气,是踩对了三个关键词:

首先是“供应链硬”。旺旺、盼盼这些牌子做了几十年,规模化生产能把成本压得很低。比如旺旺仙贝,国内卖几块钱一包,运到东南亚也就贵个一两块,当地人能接受。相比之下,现制茶饮的供应链就麻烦多了——在韩国的杯单价要32块,比国内贵了一倍,就是因为原料成本太高。

其次是“口味对路”。辣条的麻辣、冰红茶的甜润,刚好符合年轻人的喜好。韩国人爱加冰,冰红茶“冰镇堪比国窖”的说法,正好戳中他们的习惯;东南亚人爱甜,卫龙的甜辣辣条、旺旺的蜜雪冰城(哦不,是旺旺仙贝)的甜香,刚好对味。

还有“本地化会玩”。洽洽在东南亚推出椰香瓜子,劲仔做了糖醋味小肉干,这些调整不是乱改,是跟着当地人的口味走。比如泰国人爱椰香,椰香瓜子就卖得特别好;越南人爱糖醋,糖醋味小肉干成了爆款。

以前总觉得出海得靠高科技、高端品牌,比如新能源、智能家电,现在才发现,把“胃”拿捏住也算真本事。那些在国内被嫌“土”的零食,到了海外反而成了“香饽饽”,因为它们够实在、够接地气。

比如旺旺的海外策略,就是“把海外市场当未来的中国市场来做”——不搞花里胡哨的营销,就是铺货架、做本地化口味,结果海外营收占了20%。卫龙更直接,在菲律宾的“洋抖”直播,卖辣条跟不要钱似的,因为“年轻人就爱这口”。

其实,国产零食出海的本质,就是用“老本行”的硬实力,赚外国人的“快乐钱”。供应链够硬,口味对路,本地化会玩,这些“土味”优势,比强行搞“高大上”的产品管用多了。

你说,这比搞那些花里胡哨的“高端”产品,是不是更靠谱?

最后问一句:你身边有没有海外朋友特别爱用的国产零食?来聊聊呗。

来源:自由的叶子oizx3U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