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成龙、杨紫琼、李连杰为首的这些在香港以武打片出名的巨星,很早就开始“勇闯荷里活”(即“好莱坞”),之后加入这批大军的还有导演吴宇森,巨星周润发等等,但始终亚洲人在美饰演的都是一些不讨喜的角色。
其实大家都知道亚洲人闯美,十有八九都是不成功的,但是现在的KPOP大公司就是喜欢闯美,在这十几年里,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
其实不仅是KPOP大公司喜欢闯美,以前中国人也喜欢闯美,在千禧年前后,一批在香港发展得不错的巨星开始了亚洲人闯美之旅。
以成龙、杨紫琼、李连杰为首的这些在香港以武打片出名的巨星,很早就开始“勇闯荷里活”(即“好莱坞”),之后加入这批大军的还有导演吴宇森,巨星周润发等等,但始终亚洲人在美饰演的都是一些不讨喜的角色。
在当时,这些武打男星为了克服语言关还花了不少力气,但最终能在荷里活混出名堂的其实只有成龙。
内娱也曾掀起过一阵“勇闯奥斯卡”的热潮,自从李安以《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以后,张艺谋、陈凯歌等人也蠢蠢欲动,当然多次冲奥也颗粒无收之后内娱导演冲奥之心就没那么强烈了。
在那个年代大花巩俐以及那时还是小花的章子怡也经常混迹好莱坞,走国际化路线。当然韩国方面也有不少演员去闯美,比如李秉宪。
在乐坛方面,韩国的RAIN、BoA,日本的宇多田光都去闯过美,当然也是不见水花。
可见,热衷闯美并非韩国人才有,整个亚洲很早就有闯美的意识,只是集中在影坛而已。
为什么东亚巨星都想闯美?归根到底,美国的流行文化在全球的辐射力非常强,在KPOP文化中几乎所有流行元素都是二十多年前美国玩剩的。
所谓的校园元素、唱跳元素、时尚元素(如金发概念、低腰裤等)基本都是布兰妮那个时代就有了。
那些KPOP男团的风格与千禧时代很火的后街男孩等美国男子组合,在包装上差不多。
如果把下图的后街男孩遮住脸看,KPOP男团的风格与他们那时的风格有何不同呢?
不可否认,美国的潮流文化,在衣食住行与娱乐方面对全球的影响力非常大,只要能够在美国混出名堂了,基本上就等于在全球火了,回来东亚地位提升都不止一星半点,在当地娱乐行业都是要列入史册,可以用来大唱特唱的。
另外,美国市场大,美金也值钱。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市场,这个市场允许各种族的人前去发展,所以很多亚洲人也自然跃跃欲试。
你看BTS成功了以后,从美国赚回来的钱直接就给BIT HIT升级为HYBE,但如果不成功的话,就像JYP就要卖楼给RAIN筹措资金攻美,这件事本来就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
韩团攻美,不管成功与否,也方便为自己贴金,自从BLACKPINK模式火了以后,上科切拉还有争夺奢牌代言几乎成了每个大公司推广组合必备的环节。
比如SM有一阵子就很喜欢打大字报:自家组合是某某活动中首个受邀的韩国组合,其实去到就是不过就与伴舞待在一个巡游车上而已,回韩的时候大家还都得了感冒。(文章回顾:aespa美国行结束,但却只有Giselle出现在仁川机场,理由竟是……)
当然还有去科切拉,SM利用文字游戏强调自己的女团也是首个被邀请的韩国女团。
何况KPOP还有天然的攻美优势,很多KPOP组合都有外籍韩裔或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孩子。
所以他们可以通过优先选拔这些人充当语言担当去攻美,但这也产生一个弊端,就是一两个成员在那讲得眉飞色舞,其他成员只能懵圈坐着宛如木偶。
总之大家都知道闯美很难,但KPOP闯美之心不死,说白了就是万一成功了 一个,那就是收益不断,还能成为行业佳话,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是这样的幸运儿呢?
来源:爱分享的伊一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