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蓝之谜删除全智贤相关”、“全智贤相关代言广告已被撤下”等话题在9月20日冲上热搜。源自她主演的韩剧《暴风圈》中的台词“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以及标注“中国大连”为破烂棚户区的画面,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强烈抵制。
一场由韩剧台词引发的风波,让韩国女神全智贤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际大牌纷纷撤下她的代言形象。
“海蓝之谜删除全智贤相关”、“全智贤相关代言广告已被撤下”等话题在9月20日冲上热搜。源自她主演的韩剧《暴风圈》中的台词“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以及标注“中国大连”为破烂棚户区的画面,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强烈抵制。
1.剧情争议点,台词场景双重刺激
全智贤时隔四年重返小荧幕的作品《暴风圈》原本备受期待。剧中她饰演一位总统候选人,与姜栋元合作的这条谍报爱情剧原本在播出后即登上流媒体排行榜第一。
然而,这部剧在第4集的台词“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瞬间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强烈不满。观众认为这是对中国形象的污名化,批评这种说法与现实完全脱节。
除了台词问题,剧中标注为“中国大连”的场景刻意拍摄了户外较脏乱的棚户区,再加上暗色调滤镜处理,让观众认为这是在刻意丑化中国城市面貌。
2.网友反应强烈,评分暴跌抵制声起
争议爆发后,中国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平台表达不满。不少网友直言“坚决抵制”、“限韩令锁死”、“编剧很不尊重人”,甚至有人表示“这次要脱粉了”。
在豆瓣平台上,这部剧的评分迅速跌至4.2分的低谷。网友们不仅对剧集本身表示愤怒,还迁怒于主演全智贤,认为她参与这样的作品是对中国观众的不尊重。
有粉丝失望地表示:“千颂伊的形象碎了!” referring to the beloved character she played in the hit drama "My Love from the Star."
3.品牌迅速反应,代言遭全面切割
随着争议升级,全智贤代言的国际品牌迅速采取行动。海蓝之谜官方微博删除全智贤所有相关博文,其代言的另一品牌伯爵(PIAGET)也撤下了广告内容。
网友涌入品牌评论区要求解约,并强调“辱华艺人不应被中国市场接纳”。品牌方的快速反应被认为是对中国市场舆论的重视,避免因代言人争议影响到自身品牌形象。
这不是国际品牌第一次因政治敏感问题与中国消费者产生摩擦。近年来,多个品牌因类似问题在中国市场遭遇抵制,迅速与涉事艺人切割已成为标准危机公关操作。
4.深度剖析,文化冲突与市场保护
这场风波背后反映了更深层的文化冲突和市场保护意识。中方网友认为剧中的表述是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曲解,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刻意抹黑。
中韩影视文化交流历来敏感复杂。此前“限韩令”的实施已经显示出中国文化市场对外来内容的审慎态度。此次《暴风圈》争议可能进一步影响韩剧在中国市场的传播和接受度。
豆瓣评分从期待值滑向4.2分的低谷,网友的愤怒评价几乎淹没了页面。
品牌方迅速撤下广告内容,海蓝之谜删除全智贤所有相关博文。市场利益面前,国际品牌再次展现了它们对华语市场舆论的重视程度。#全智贤##全智贤新剧被指辱华#
来源:31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