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个靠《来自星星的你》让无数人熬夜重刷、凭《我的野蛮女友》成为跨时代“女神”的全智贤,会在2025年摔得这么狠?不是演技翻车,不是八卦丑闻,而是一部名为《暴风圈》的辱华新剧,直接让她从“童年滤镜”碎成“全民抵制对象”——国货品牌24小时内撇清关系,追
谁能想到,那个靠《来自星星的你》让无数人熬夜重刷、凭《我的野蛮女友》成为跨时代“女神”的全智贤,会在2025年摔得这么狠?不是演技翻车,不是八卦丑闻,而是一部名为《暴风圈》的辱华新剧,直接让她从“童年滤镜”碎成“全民抵制对象”——国货品牌24小时内撇清关系,追了十年的老粉晒剧照怒喊“脱粉”,连LV这种大牌都被骂到评论区沦陷,这场塌房,不仅快得猝不及防,更戳中了所有人的底线:再顶流的偶像,也不能踩国家尊严的红线。
最先拉开“割席”序幕的,是国货品牌科沃斯。去年5月,他们才风风光光官宣全智贤为亚太区代言人,广告里全智贤优雅干练的形象还没从观众脑海里淡去,风波一发酵,科沃斯就火速甩出声明:“与全智贤的合作早在2025年初就已结束,其后续接拍作品我方并不知情。”这份反应速度被网友戏称“公关满分”,但也有人不留情面地提醒:“声明说得好,不如把官网、官博里还挂着的代言照全删干净——群众的眼睛可没那么好糊弄。”毕竟,“不知情”三个字,掩盖不了曾经合作的事实,唯有彻底清理痕迹,才是对消费者立场的正视。
紧随其后的是伯爵PIAGET。前一天,品牌首页还挂着全智贤佩戴手表的精致广告,镜头里她笑容温婉,尽显高端格调;可第二天再点进去,相关内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多余的声明,没有含糊的解释,“下架”两个字就是最直接的态度。有人说伯爵是“迫于舆论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辱华”这个原则性问题上,它没敢含糊——品牌比谁都清楚,中国市场的分量,远重于一个有争议的明星,及时止损才是明智之举。
海蓝之谜的清理则多了几分“狼狈”。此前,品牌和全智贤合作了多支“共创广告”,从护肤理念到产品展示,全智贤的形象贯穿始终。风波一起,评论区瞬间变成骂战现场,“抵制辱华代言人”的声音盖过了所有产品宣传。如今再搜相关内容,全智贤的身影已基本消失,但仍有部分合作物料因“需双方沟通”未能彻底清除。这也从侧面印证:品牌不是不想撇清,而是早年间绑定太深,想抽身也得费些功夫——但无论如何,“清理”本身,就说明他们不敢站在观众的对立面。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LV。当其他品牌忙着删广告、发声明时,LV的全智贤代言照依旧挂在显眼位置,相关广告也没做任何调整。可评论区早已被愤怒的网友攻陷,“滚出中国市场”“抵制LV”的留言一条接一条,几乎要把品牌官博的评论区淹没。要知道,LV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其他品牌,每年从中国消费者口袋里赚走的利润不在少数。如今装聋作哑,与其说是“慢半拍”,不如说是低估了中国网友的行动力——在“国家尊严”面前,再大牌的logo,也护不住踩线的明星。
品牌忙着跑路,粉丝阵营则彻底分裂。一部分死忠粉还在拼命洗白,“只是演戏而已”“剧情需要别上纲上线”“全智贤也是受害者”的言论在社交平台刷屏,试图用“偶像无辜论”掩盖剧作本身的问题。但更多粉丝选择了清醒:有签到1000天的粉丝,当场截下图标宣布“从此路人”;有追了十年的老粉,翻出珍藏的《来自星星的你》剧照,配文“以前觉得你是女神,现在只觉得你不配我的喜欢”;还有人晒出曾经买过的全智贤同款产品,直言“以后再也不会为她花一分钱”。这些举动都在传递一个信号:粉丝的喜欢可以很持久,但前提是偶像守住底线——一旦触碰国家情感,再深的滤镜也会碎得彻底。
面对质疑,有人替全智贤辩解“她只是背锅,剧本问题不该怪演员”。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全智贤不是刚出道的小透明,而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一线大咖,以她的咖位和话语权,剧本有问题可以拒绝,台词不合适可以修改,甚至整个项目价值观跑偏,都有底气选择不接。但她不仅接了《暴风圈》,还全程参与拍摄,看着这部充满辱华情节的剧在全球宣发——这不是“剧情需要”,而是主动选择了立场。更关键的是,剧中的辱华内容不是偶发的“一处失误”,而是处处带刺、刻意抹黑,这种情况下,“背锅”的说辞,不过是自欺欺人。
还有人说“网友抵制没用,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但这次品牌方的集体行动,恰恰打了这种说法的脸。科沃斯的火速澄清、伯爵的连夜下架、海蓝之谜的紧急清理,甚至LV被骂到不得不回应的窘境,都在证明:中国消费者的态度,能直接影响品牌的决策。商家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市场是块“大蛋糕”,失去中国消费者的信任,比失去一个明星代言人的损失大多了。网友的“取关、抵制、发声”,从来都不是“瞎起哄”,而是用真金白银的投票,告诉所有品牌和明星:想在中国赚钱,就得先尊重中国。
其实,娱乐圈的塌房见得多了,演技差、耍大牌、私生活混乱,顶多是“路人缘下跌”,可像全智贤这样触及民族情感底线的,从来都是“一票否决”。她不是不知道中国观众的感受,也不是不清楚辱华内容的后果,只是在她看来,或许这些都比不上一部剧的利益。可她忘了,中国观众对偶像的包容,从来都有前提——我们可以喜欢你的作品,欣赏你的演技,但绝对不会为“辱华”的立场买单。
如今再回头看,《我的野蛮女友》里的娇俏、《来自星星的你》里的惊艳,都成了过眼云烟。品牌会找到新的代言人,粉丝会有新的喜欢对象,唯有“辱华”这个标签,会一直贴在她的身上。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底线所在——偶像会塌,作品会过时,广告会撤,但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永远不能被妥协。
最后想说的是:全智贤的塌房,不是娱乐圈的“偶然事件”,而是给所有明星敲响的警钟——在中国市场,没有“灰色地带”,只有“对与错”。你可以做世界的明星,但想在中国赚钱,就必须守住尊重的底线;你可以选择任何剧本,但绝对不能选择踩线的角色。毕竟,国家面前无偶像,这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观众用行动坚守的准则。
来源:小飞侠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