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史上那些“史诗级炎上”,你还记得几个?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0 19:19 1

摘要:说到动漫圈里的“炎上事件”,一定有那么几个画面会立刻跳进脑海里。就像网友们在论坛上调侃的那样:“只要说一句‘那个’,大家都心领神会。”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动漫史上几大堪称“传说”的炎上名场面。

说到动漫圈里的“炎上事件”,一定有那么几个画面会立刻跳进脑海里。就像网友们在论坛上调侃的那样:“只要说一句‘那个’,大家都心领神会。”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动漫史上几大堪称“传说”的炎上名场面。

2009年,《凉宫春日的忧郁》在放送时搞了一个“神操作”——同一段剧情(也就是“Endless Eight”)重复播放了整整八集。当时观众的心态是:
第一集:“欸,循环挺有趣。”
第四集:“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第八集:“我看的是不是盗版碟坏了?!”
这波操作直接载入史册,成为最经典的“官方整活式炎上”。虽然后来有人开始分析一些细节,但当年追番的人整个暑假都要被逼疯了。

第一季导演たつき(辰木)用小成本创造奇迹,让《兽娘动物园》从默默无闻到现象级爆火。
然而到了第二季,制作方却把功劳最大的监督换掉,换来的结果是剧情乏力、角色被冷处理,粉丝怒火瞬间爆炸。甚至连原作者吉崎观音都被卷入争议。
从“神作”到“最惨续作”,《兽娘动物园》几乎成为日本动画业界“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稀烂”的反面教材。

1997年,《精灵宝可梦》播放的一集里,由于画面闪烁过快,引发超过600名观众(主要是儿童)身体不适、甚至送医。这就是后来传说中的“3D龙事件”,媒体一片哗然,连不看动画的人都知道。

也因此,《精灵宝可梦》之后在制作上格外小心,算是全行业都被迫“上了一课”。

原本是一部小众作品,但因为声优恶劣的整蛊企划,被冠上“欺凌链环”的黑称。作品本身反而被淹没在舆论风暴里。
这是典型的“本来没多少人看,结果炎上让人都知道”的案例,堪称“反向出圈”。

当年漫画《神薙》因为女主角被怀疑并非“纯洁”,引发极端粉丝不满,甚至有人把撕碎的单行本邮寄到作者家中。
这件事让人看到了一部分粉丝病态的执念,直到今天都被反复提起,成为“最恶心的炎上”之一。

原作明明有丰富的剧情可以展开,结果动画第二季直接“加速跑”,十几卷内容浓缩成几集就草草收尾。
观众直接傻眼:“这是我花钱订阅看到的东西?”
最后,官方被骂到体无完肤,作品口碑几乎毁灭。

1995年,《EVA》TV版最终两集用极度意识流的方式收尾,几乎让所有观众当场懵逼。
大伙一边喊“看不懂”,一边狂喷制作组偷工减料,导致工作室收到了大量抗议信件。
直到后来剧场版补充剧情,才算稍微平息风波。但那段时期的炎上,几乎无人能忘。

⑧ 迪士尼《冰雪奇缘2》——“集体发稿”疑似广告门

动画圈炎上不只发生在日本。2019年,《冰雪奇缘2》上映后,日本有七位漫画家同时在推特发“感想漫画”,结果被质疑是秘密广告(ステマ)。很快,这一说法就获得了几位漫画家本人的承认。

后续迪士尼日本方面紧急道歉,但解释成“沟通不畅”,反而让观众更加不买账。至此,口碑受到重创。

✦ 总结有的是创作过度(比如《春日》八周目);有的是资本把好牌玩烂(比如《兽娘动物园》);也有的是制作粗心引发社会性事故(比如《宝可梦》)。

但无论如何,这些事件都成了ACG文化史上无法抹去的印记。或许,这也是动漫圈独特的魅力——哪怕是“炎上”,也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来源:萌娘ACG研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