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恶魔工具,却被视为宠物,《731》情节不对劲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8 21:06 1

摘要:具体步骤是,先给老鼠注射鼠疫菌,然后将其放在石油罐中,使之处于无法自由活动的状态。将跳蚤放进去,吸老鼠的血,跳蚤就能拼命繁殖(源自《恶魔的饱食》)。

《731》让我震惊的情节是,老鼠竟能当宠物。

结合1945年的背景,蟑螂都比老鼠更适合吧。

731部队的核心人物是石井四郎。

他打细菌战的思路,是用人工感染老鼠,培育带菌跳蚤,然后规模化投放。

核心逻辑是,利用跳蚤的自然叮咬,来实现病菌的快速扩散。

想要繁殖鼠疫跳蚤,就需要大量的老鼠。

具体步骤是,先给老鼠注射鼠疫菌,然后将其放在石油罐中,使之处于无法自由活动的状态。将跳蚤放进去,吸老鼠的血,跳蚤就能拼命繁殖(源自《恶魔的饱食》)。

老鼠从普通的农业害虫,变成恶魔的工具,对它避之不及,才是国人的正常反应。

在《731》中,老鼠不仅是小花的萌宠,而且是杜存山的爱物,它是传递人性温情的媒介。

《恶魔的饱食》就提到鼠疫带来了死亡。

1940年夏,在距当时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西北约50公里的吉林省农安县突然发生了混合性鼠疫。

开始时,鼠疫发生于县城内,几天以后,蔓延到城郊的农村地区。这种疾病像燎原烈火似地在农安县一带迅速地扩散开来。

农安县发生的鼠疫,是两种以上的混合鼠疫,县内到处相继出现患者,并一个个地死去。发生鼠疫的紧急报告传到了驻平房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总部后,总部出动卫生兵进行消毒,但是:对于来势迅猛的鼠疫却几乎无计可施。

死者达300多人,这是农安县发生的惨重的鼠疫灾害。关东军当局却将死亡人数说成是120余人。尔后怪事相继发生。以哈尔滨市傅家甸地区为中心发生了肠伤寒。所谓傅家甸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大魔窟。转眼之间,伤寒病从该地区蔓延到哈尔滨市内,出现了许多死者。

在中国人心中,老鼠一直是负面形象。国人对动物的感情比较实用主义。狗能看家、猫会捕鼠、鸡可下蛋、猪羊提供肉食,而老鼠只会消耗粮食。

拍一个鼠疫频发的年代,究竟有怎样的才华,才能构思出人把老鼠当宠物的情节?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更让我震撼的,还在后面。

以王永章为代表的受害者,被困在五六人高的大坑内。

鬼子还在上面撒白色病毒粉末,王永章对戏份很多的小孩说:“放心,天堂不会再有日本人了。”

然后,那些没有被摔死的人,鬼子认为的马路大,此刻展现出高贵的人性之光——他们不约而同叠罗汉,用身体筑成一道人墙,让小朋友爬出大坑。

马路大,maruta,日语“圆木”,是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对受害者的侮辱性称呼 ,意为试验品。

这一幕搭配煽情的配乐,很催泪,也让我心生疑惑:此时鬼子正在坑边作业,爬上去是担心鬼子射不准,主动送人头吗?

当然,这一幕也可能只是一种超现实主义想象。

王永章他们拼尽全力,依旧像字幕说的那样“在这里,无人生还。”

问题是,即便没有这个超现实的大坑,观众也能get到这个信息啊。

我只能解释为,导演为了掩饰英雄叙事和731极端环境的不可调和,他要用一个更加英雄光环的高光时刻,来拔高民族情绪对观众的感染力。

归根结底,导演的野心大于能力。

他既想保留商业片的英雄叙事,又没有能力呈现731极端环境对人性的考验,只好用一个超现实的英雄场景遮掩人物形象的漏洞。

姜武饰演的王永章,是影片当之无愧的主角。

然而,他从贪生怕死之徒变成英雄,转变突兀。

导演想要让杜存山的死变成改变王永章的导火索。然而,杜存山的死,只有口号,没有情感共鸣。

王永章在剧中的表现,非常主角光环。

只要他想做的事,总能有人给他提供方便。

比如,林素贤需要中药材,王永章在药房找药材,即便被石井四郎抚养的小孩发现,他的危机不仅没有出现,反而还带来转机。药房没有硫磺,小女孩主动告诉他,“火药就是硫磺,硫磺就是火药。”

别问原因,问就是导演让说的。

《731》的导演迷信英雄叙事,然而,王永章却没有任何英雄的动机和英雄的头脑。

他的英雄形象不成立,整个故事也就不动人。

原本我以为,《731》能让更多中国人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帮助我们揭开历史的真相。

然而,影片为了商业煽情,牺牲历史真实。

比如,小男孩本就是卖艺为生的流民,他的身份和时代环境,都很难让他有识文断字的机会,然而他却会写字?

比如,片中有个戏份很多的女性军官,事实上,女性很难成为日军军官。影片将女性军官塑造成魔鬼和天使并存的形象。

结尾处,林素贤的孩子能被收养,似乎离不开她的运作。

比如,一个日本军官在公开场合对艺妓说,把马路大的胃切掉,将食管和小肠接起来,吃什么拉什么。

太傻了。

731部队是高度机密,不会轻易在人多的场合说出来。

即便在今天,日本方面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教科书,而且会参拜靖国神社。

他们甚至希望731犯下的罪恶无人知晓。

现在《731》公映,这是值得鼓励的。

这部电影从开拍到公映不容易,电影院有一部让人超级期待的电影更不容易。

448万的想看人数,《731》超越《唐探3》,吊打《一闪一闪亮晶晶》。

九月的电影院,没有《731》,就像西方没有耶路撒冷。

在看完《731》后,我只想说:小心!

《731》结尾处有字幕:“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我无法给《731》打好评,并非反对更多人去了解731,而是要说,电影《731》并非了解731的最佳方式。

比起它,我反而更推荐牟敦芾的《731黑太阳》,NHK版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国内10集纪录片《七三一真相》。

图书方面,推荐杨彦君的《731:医学的沦陷》,森村诚一的《恶魔的饱食》。

记得《731黑太阳》有句话,友好归友好,历史归历史。

今天我想说:历史不容篡改,中国不会忘记。

来源:尘飞扬说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