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Karina被骂“浮夸”引战:K-Pop的双重标准,对女偶像太苛刻
aespa队长柳智敏(Karina)又陷舆论漩涡。几段舞台与颁奖礼片段在韩网发酵,从与J-Hope共舞“反应过度”,到忘拿麦架、口误说错团名,她被贴上“做作”“令人烦躁”的标签,争议从论坛一路烧到国际社交平台,一场关于“偶像真性情”的骂战就此打响。#KARINA柳智敏#
2020年随aespa出道的柳智敏,作为SM娱乐力捧的门面,凭清冷颜值与扎实舞技迅速出圈,团队代表作《Next Level》《Savage》横扫音源榜。此次争议前,她以“舞台表现力强”“性格外向”圈粉,如今却因碎片化镜头,陷入“浮夸”争议的泥潭。
争议的导火索,是X平台(原推特)一条爆火帖文:“浮夸男偶像定义者:郑在玹;浮夸女偶像定义者:Karina”。批评者翻出三段“黑料”:共舞时肢体幅度稍大被指“刻意抢镜”,忘麦架位置被嘲“不专业”,口误“aespo”被批“自视过高不用心”。更有人翻出她早年政治争议的道歉信,质疑其“所有表现都是演的”,相关话题在韩网实时热搜盘踞6小时。
粉丝阵营的反击同样猛烈。“这是恶意剪辑的圈套!”粉丝整理完整视频澄清:共舞时她是配合J-Hope的舞台互动,忘麦架后立刻从容调整,口误后当场道歉并反复纠正。X平台高赞评论直指核心:“郑在玹的‘外放’被夸真性情,Karina的开朗就成‘浮夸’,这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 还有粉丝晒出她后台练习照:“为了舞台效果,她连笑的幅度都反复打磨,怎么就成‘折磨观众’了?”
独家资讯显示,柳智敏对舞台细节向来严苛。此次与J-Hope的合作舞台,她提前两周练习互动细节,为避免“过度”特意请教前辈调整肢体力度;口误事件后,她在团队练习室主动加练获奖感言,直到能熟练准确说出所有专业术语(信息来源:aespa官方练习室花絮)。这些幕后投入,却被碎片化镜头完全忽略。
这场争议,本质是K-Pop生态对女性偶像的“规训困境”。翻开韩娱史,类似案例屡见不鲜:Red Velvet涩琪因舞台上大笑被骂“不端庄”,BLACKPINK Jennie因舞蹈力度变化被批“划水”,而男性偶像同样的外放表现,却常被赞“有活力”“放得开”。豆瓣“K-Pop观察小组”分析:“观众对女偶像的要求是‘完美模板’——既要专业无失误,又要性格讨喜不张扬,稍有偏差就会被无限放大。”
更值得深思的是“碎片式审判”的危害。此次争议中,几乎没人关注柳智敏近期为公益活动录制的科普视频,也没人提及aespa新专辑筹备的辛苦,所有人都盯着几秒的“争议片段”。就像粉丝说的:“当偶像的每一个表情都要被显微镜审视,舞台上的本真生命力,早晚会被这种苛责扼杀。”
争议并未影响aespa的上升势头,但留给行业的思考远未停止。K-Pop追求的“舞台魅力”,究竟是千篇一律的“完美”,还是包容多元的“真实”?当观众用双重标准衡量偶像,当碎片化信息取代完整认知,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创作活力。柳智敏的争议不是个例,而是女性偶像在“规训”下的缩影——她们既要有顶尖实力,又要符合无形的“性格枷锁”,稍有不慎就会跌入舆论深渊。
舞台的意义,从来不是“零失误的表演”,而是偶像与观众的情感联结。柳智敏的“外向”,本是舞台上的温暖亮色,却被曲解为“浮夸”,这恰恰是对“真性情”的最大误解。
你觉得Karina是“浮夸”还是“真性情”?K-Pop圈对男女偶像的评价,是否存在双重标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小华娱乐话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