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最新播出的MBN开台30周年特别节目中,她第一次卸下长久以来的明亮外壳,用带着哽咽的声音讲述了一段藏在心里超过 15 年的故事——
在韩国演艺圈,金元熙一直以爽朗、干练、极具亲和力的主持形象为大众熟知。
然而在最新播出的MBN开台30周年特别节目中,她第一次卸下长久以来的明亮外壳,用带着哽咽的声音讲述了一段藏在心里超过 15 年的故事——
一个关于“为何选择不生孩子”的真实原因。
节目中,她与另一位嘉宾、海外被领养的韩裔女性李恩静第一次见面。李恩静六岁时被送往海外,如今与同样被领养的弟弟一起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
为了寻找生母,她阔别46年再次踏上韩国土地。原本只是一次陌生人之间的对话,却因为两人意外重叠的经历与情绪,迅速建立起深度信任。
在交谈过程中,金元熙终于下定决心说出埋藏多年的故事。
她坦言,自己在15年前第一次产生了“想运营一家儿童福利院”的念头。而更令在场人意外的是,她接着说自己和丈夫在20多岁准备结婚时,就已经达成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共识:“我们不生孩子,选择领养。”
这不是冲动也不是反叛,而是两人认真谈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丈夫甚至毫不犹豫地同意,彼此都觉得这是他们未来家庭会走的道路。
金元熙说,当时身边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想要自己的孩子?”、“等老了会后悔”、“是不是工作太忙不想生”。
但她从来没在镜头前解释过,因为那是太私人、太容易被误解的选择。直到这次节目,她觉得“也许这是让别人理解领养、理解不同家庭选择的一次机会”。
结婚后,金元熙并没有急着去领养,而是先投入到儿童相关志愿活动中。越深入,她越发现,比起领养一个孩子,她更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多个孩子在这里被照顾、被教育、被陪伴。
金元熙说:“孩子不是物品,不是一个‘领回家就结束’的行为。我后来觉得,如果我能建一个地方,让更多孩子把那里当成家,这会比领养一个更有意义。”
谈到这里时,她第一次红了眼眶。她并非为自己选择了“不生”而难过,而是感受到一种强烈却难以言说的使命感。
“我不是不喜欢孩子,我是太喜欢他们了,所以我希望我能照顾更多。”
现场其他嘉宾在听完后,也忍不住含泪回应:“这是你从没向别人说过的故事吧?你愿意告诉我,让我感到很荣幸,也更加信任你。”
节目播出后,这段对话迅速引发韩国网友热议。一方面,丁克在韩国仍是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很多人认为“不生”是“一种逃避”。
另一方面,金元熙的故事让更多人意识到,一个不生孩子的人,并不意味着她拒绝爱、拒绝责任,反而可能是另一种更主动的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社会近年正面临生育率跌至世界最低、生育压力过高、传统家庭观念仍强势等多重矛盾。
金元熙的故事并不是为了倡导“生”或“不生”,而是提供了一个现实世界中更多元、更多样的选择案例。
她的经历提醒人们:家庭的意义不仅限于血缘,一个家庭的爱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传递。
如今,金元熙与丈夫共同生活近20年。虽然一直是丁克家庭,但她对孩子的热爱并未减少。
节目之后,她也透露自己仍在准备相关资格,希望未来能真正实现“建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家”的梦想。
这一次,她选择向公众敞开一个关于生命、家庭、爱与选择的真实故事,它不煽情,却足够动人。
来源:娱乐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