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男演员突然离世,曾获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11-26 22:21 1

摘要:当地时间11月25日凌晨,韩国演员李顺载在首尔于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1岁,家属将按遗愿于27日举行非公开葬礼

当地时间11月25日凌晨,韩国演员李顺载在首尔于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1岁,家属将按遗愿于27日举行非公开葬礼

这条消息从清晨开始刷屏

同日,韩国演艺圈与多位政界人士发文悼念,他的经典剧在中韩主流平台24小时点播量激增约230%

截至26日,首尔市立剧院为其降半旗致哀,现场灯光压低,门廊处花束渐多,暂无追加公开追授荣誉的公告

很多人说自己又点开《搞笑一家人》,那股熟悉的日常气息一下子回来了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讣告,而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把时间线拉远一点

1956年,李顺载靠话剧《地平线彼岸》迈进表演的大门;

1965年,他成为东洋广播电视台第一期专属演员,几乎从黑白到彩色、从棚拍到外景,完整见证韩国广播电视的发展

后来他拍了140多部电视剧,1991—1992年的《爱情是什么》收视率直冲65%,观众给他贴上“国民父亲”的标签

还有不少年轻人是通过《花样爷爷》认识他,综艺里那种淡淡的幽默和认真,总让人觉得可靠

他是“现役最高龄演员”,却一直像新兵那样往前冲

说到戏,他从不躲难

年纪越大,越往舞台中心去,《长寿商会》《亨利爷爷和我》《李尔王》,他一部接一部往台上扛

2023年,他第一次以导演身份把戏剧《海鸥》搬上大剧场,能看出他对文本和节奏的控制依旧稳

2011年,他凭电影《我爱你》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奖

这座奖杯很少被韩国演员拿到,对跨文化的认可,他用作品回答过

人生不只一条轨道

1992年,他短暂步入政坛并当选第14届国会议员,后任民主自由党副发言人和韩日议员联盟干事,更多时候他把精力放回创作和教学——在嘉泉大学演技艺术系任特聘教授,带学生排戏,喜欢把课堂弄得像排练现场

他讲台词时会轻敲讲台,提醒呼吸和节奏,像在排一场生活

他把“工作”这个词一直当作“热爱”来用

真正的转折在近两年显露

2024年10月,他因健康问题退出话剧《等待戈多》,不少观众在票务平台上留话“等您回来”

到了2025年8月以后,身体状况进一步走低,10月韩媒传出其病危消息,人们心里有了数

11月25日凌晨,他在家人守护下平静离开,知情者说过程安然、无痛

那一刻,观众才真正意识到舞台灯光会有熄灭的一天

回看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今年年初

2025年1月,他出席2024KBS演技大赏并获年度大奖,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当时他站在台上,说话不多,眼神还是很亮,像把多年经验折成一句:演戏要诚实

说白了,一位老戏骨的离去,逼着行业正视一个现实:怎么让高龄艺人安全地发光

韩国放送演艺协会在11月呼吁建立高龄艺人健康监测与工作强度分级机制,设专项医疗基金,这些都不算复杂,难在执行和持续

在创作侧,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三季度简报显示,影视制作量同比下降约12%,本土投资占比降至58%,定制剧占比升至49%,中腰部演员年均接戏量较2023年减少35%,结构在变,压力在增

数字背后,是创作生态的挤压与选择

换句话说,内容的赛道越发两极

韩国OTT平台从今年8月开始主推“零食剧”,一集1—2分钟,追求极致碎片化;

Mezzomedia的调查显示,韩国用户每日平均观看短视频时长为44分钟,十多岁受众达到75分钟

另一方面,Netflix Korea宣布2025年对韩原创内容投入超8亿美元,主攻犯罪、悬疑与家庭伦理,长线叙事还在加码

快流量很热闹,但经典需要慢功

观众这次集体重温《爱情是什么》,其实在用点击投票:好的长剧,值得再看一遍

业内的声音也很一致

韩国影视评论家金敏哲评价,李顺载的职业生涯证明优质角色与演技可跨越年龄与平台限制,为行业提供“慢流量”范本

他提到“慢流量”的核心是角色厚度和生活质感,哪怕平台再多样,打动人的东西不变

《花样爷爷》导演罗英锡说,他“希望一直站在舞台上”的理念,体现了勤勉工作的职业价值,是行业楷模

你看,同行的悼念,往往写的是路数和方法,而不仅是情感

更扎心的是对比

金容建在2025年离世,葬礼以半公开形式举行,随后放送协会和多家电视台联合追授终身成就奖,复播代表作引发集体回忆,也推动了高龄演员健康保障议题落地讨论

另一边,中国的游本昌一直在舞台上,他在2023年88岁仍主演话剧,2024年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2025年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高龄演员职业生命力”的典型

演技不分年龄,分的是准备与敬业

镜头回到观众

有人在客厅把《搞笑一家人》开到小音量,边收拾餐桌边听他那句熟悉的唠叨;

有人在地铁里看《海鸥》的舞台片段,屏幕里他眼神微抬,像在审视一段人生

首尔市立剧院门口的风有点凉,旗子半垂,一位工作人员轻声说:“他一直爱这座舞台”

留下来的,不止是作品,还有做事的方式

这也是我们今天最该记住的部分

愿每一位仍在灯下的人,都被看见、被善待

说到这儿,李顺载的离去或许会促成一些具体改变:更科学的工作安排、更贴近身体的角色开发、更周到的医疗支持

当行业把“慢流量”的价值和老演员的安全一并纳入考量,经典就不仅是回忆,也会是未来

来源:大眼聊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