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世前一个月,91岁的李顺载还在片场对着镜头说台词,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画面。
去世前一个月,91岁的李顺载还在片场对着镜头说台词,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画面。
不是客串,不是走马观花,是实打实的主演戏份,每天工作八小时,背台词,走机位,和年轻演员对戏。
剧组的人后来回忆,老爷子经常拍着拍着就闭上眼睛休息十几秒,然后睁开眼说继续,谁也不曾想到,这竟是一个演员在用自己的方式告别舞台。
韩国总统尹锡悦追授的银冠文化勋章,是韩国政府能给演员的第二高荣誉。
这个勋章不是死后补发的安慰奖,它原本要在年底的文化勋章授予仪式上正式颁发,只是李顺载没等到那天。
韩国文化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活着的时候不给最高荣誉,怕人骄傲,怕人晚节不保,但李顺载打破了这条规矩。
他活着的时候,已经拿遍了韩国所有能拿的奖,91岁那年还凭借《狗话》拿下KBS演艺大赏,颁奖现场他站起来,鞠躬,说谢谢,台下所有演员自动起立鼓掌,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这不是礼貌,是行内人对行内人的敬畏。
《搜查班长1958》的制作方说会保留李顺载所有已拍摄的戏份,并以特别方式纪念。
这句话背后有个细节:老爷子去世前一周,已经感觉到身体不行了,他主动找导演谈,说如果自己的状态影响进度,可以换人,别耽误大家。
导演没同意,他就更拼命,每天提前两小时到片场,在化妆间里反复练台词,声音已经发抖了,但每个字的发音还是清晰的。
这种拼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他真的觉得演员不能耽误剧组。
他常跟年轻演员说,剧组几百号人,每耽误一天就是几百万韩元的损失,演员可以老,可以病,但不能不专业。
追思会上播放的视频留言,是李顺载在去世前三个月录制的。
他说演员应该死在舞台上,这句话不是豪言壮语,是他给自己定下的死法。
他看过太多老演员退休后就垮了,身体垮,精神也垮,他不想那样。
从1956年第一次站在镜头前,到2023年11月还在拍戏,他演了67年,拍了超过200部作品,这个记录在韩国没人能打破。
他演过总统,演过乞丐,演过父亲,演过流氓,每个角色都不一样。
韩国演员协会的人统计过,李顺载合作过的演员超过五千人,教过的后辈数不清,他记不住所有人的名字,但每个人都记得他。
《爱情是什么》在央视播出的时候是1997年,中国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电视剧可以这么拍,家庭剧可以这么有趣。
李顺载演的父亲不是完美的,他会偏心,会犯糊涂,会跟老婆吵架,但观众就是觉得真实。
这部剧的收视率在当年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四十,意味着每十个打开电视的人里有四个在看。
后来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搞笑一家人》,李顺载演的都是大家长,他把韩国男人的那种要面子、心里又软得一塌糊涂的劲儿演活了。
这些剧在中国被反复播放,弹幕里年轻人说他是电子榨菜,意思是吃饭时不看就觉得少点味道。
一个外国演员能做到这点,靠的不是颜值,不是炒作,是实打实的演技。
很多人不知道李顺载在1996年到2000年当过四年国会议员。
他参选不是为了名利,是看不惯当时韩国影视圈被资本控制,年轻演员没机会,好剧本没人投。
他在议会里提案,要求政府给独立电影拨款,给老演员提供医保和养老金。
那些提案在当时被嘲笑,说一个演员懂什么政治,但现在回头看,韩国电影能崛起,李顺载那四年的坚持起了作用。
他卸任后没要任何政治待遇,直接回到片场,说还是演戏舒服。
这种选择说明他清楚自己是谁,能干什么。
KBS演艺大赏给91岁的演员颁奖,评审委员会内部争论了很久。
有人说应该给年轻演员机会,有人说老爷子这个岁数得奖是浪费,但最终全票通过。
因为《狗话》这部剧里,李顺载演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那种迷茫、无助、偶尔清醒的痛苦,让专业医生都以为是真病人。
他为了这个角色,去养老院住了半个月,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记了三大本笔记。
这种笨办法现在没人用了,年轻演员靠特效化妆、靠后期剪辑,但李顺载坚持要让自己先成为那个人。
颁奖词里写道:他用生命证明,演员的价值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是否还在创造。
追思会上,宋康昊说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李顺载。
全度妍说跟老爷子对戏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些不是客套话,是李顺载用70年时间建立起来的行业标准。
他拍戏从不迟到,台词从不记错,现场从不玩手机,候场时就在旁边静静坐着揣摩角色。
年轻演员问他秘诀,他说没有秘诀,就是把自己当成角色,把角色当成自己。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做到的人没几个。
李顺载的去世,让韩国影视圈失去的不只是一位老演员,失去的是一种工作方式。
现在拍戏,演员轧戏是常态,替身是标配,数字小姐先生不在少数。
剧组为了赶进度,可以一天拍二十小时,演员背不下来台词就念数字,后期配音。
李顺载看不惯这些,他最后一次公开讲话就是批评这种现象,说演员如果连台词都不背,那和木偶有什么区别。
这话得罪了不少人,但他不在乎,91岁了,没必要讨好谁。
他留下的200多部作品,是韩国影视发展的活历史。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高清,从电视台垄断到流媒体时代,他都在。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但所有时代的演员都尊敬李顺载,因为他经历了所有时代,还保持着最初的热情。
这种热情不是装出来的,是他真的爱演戏,爱到可以不要命。
当91岁的老人在片场坚持到最后一刻,那些手破皮就要送医院、夏天穿棉袄就要加片酬、台词背不下来就怪剧本的年轻演员,真的配得上演员这两个字吗?
来源:富足辰星4ez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