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变流量现场!《新闻女王2》揭露,新闻业的无奈与坚守

棒子影视 韩剧 2025-11-23 14:34 1

摘要:《新闻女王2》刚开播就霸占热搜,梁景仁的葬礼直接把剧情推上高潮。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nb4MoN

财经摆渡人

精研出品

破浪前行,共探财富新局

大家好欢迎收看【古今财鉴】

《新闻女王2》刚开播就霸占热搜,梁景仁的葬礼直接把剧情推上高潮。

这位上一季和文慧心斗得你死我活的角色,一开场就领了盒饭。

可这场葬礼压根没半点悲伤氛围,反倒成了SNK电视台的流量现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pMtkEP

新任总监古肇华刚到场,就催着下属搜梁景仁的过往素材和金句。

他看到剪辑里有感谢文慧心的片段,当场呵斥下属为啥给对家抬咖位。

这操作看着离谱,但站在商业角度其实不难理解。

媒体要生存就得赚钱,只是把同事的葬礼当成提升收视率的工具,吃相确实不太好看。

本来以为只是职场内斗的戏码,后来发现其实是整个新闻行业的缩影。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qoxTSV

上一季的飞爷还只是关心广告客户和收视率,手里攥着奶茶当甩手掌柜。

这一季的古肇华更直接,广告营销出身的他,一天新闻都没做过,嘴里却全是“变现”“股价”“流量”。

如此看来,不管管理层换谁,“新闻为利益服务”的底色似乎从没变过。

文慧心离开SNK后成了自由记者,曾经一心搞新闻的张家妍,反倒坐上了新闻副总监的位置。

许诗晴转投政界,刘艳失望之下辞职创办了网络媒体公开平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rvok8J

这几个人的命运转折,像极了现实中新闻人的不同选择。

旧楼坍塌事件的报道里,古肇华的操作更是刷新认知。

他看到现场直播的热度,立马把中插广告换成意外保险。

公共利益的危机,被他硬生生变成了商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t3yOOJ

他还要求记者“见血拍血,见尸拍尸”,只要能拉来收视率,新闻伦理好像根本不值一提。

剧中那些接地气的台词,比如“做高层的人不需要懂新闻”“反正做多做少都一样”,随便截个图都能当成打工人的表情包。

这些台词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就是因为它戳中了行业内的无奈。

新闻本该是记录真相、监督权力的利器,可在利益的裹挟下,慢慢变成了流量的附庸。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u9vCGZ

刘艳创办的公开平台,本想做纯粹的新闻。

可没有大平台的背书,即便文慧心加入,也面临着信任危机。

耀山楼的业主芬姐持刀挟持人质,只愿意接受SNK的报道,因为在她眼里,只有“大台”的报道才有分量。

这一幕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媒体人的影响力,到底是来自自身的专业能力,还是背后的平台光环,怕是很多从业者都有过困惑。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vNRvyj

《新闻女王2》之所以能火,核心在于它的写实。

剧中“视角不代表事实,观点不代表真相”的台词,在现实中不断被印证。

文慧心几人曾在新闻现场分享同一瓶水,可事后为了各自的立场,纷纷否认这件事。

这种事后反转改口的操作,在现实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wKuJ7P

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早就说过,新闻业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会受到政治场、商业场的双重影响。

媒体机构要生存,就离不开广告收入。

剧中松柏集团以广告投放为条件,要求公开平台为自己洗白,这种商业对新闻的干预,现实中也时有发生。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xaYSWa

更让人焦虑的是技术和行业变革带来的冲击。

剧中SNK启用了AI主播“文慧心”,现实里新华社的AI主播早就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播报。

AI能快速生成稿件、剪辑视频,大大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

这让很多传统记者面临失业风险,社交媒体上“记者失业后跑外卖”的讨论,并非空穴来风。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8ymGIqx

除了AI,自媒体的乱象也让新闻业雪上加霜。

剧中的唐芷瑶,从SNK离职后变成了自媒体主播。

她不做事实核查,专门抓取有噱头的内容,渲染情绪制造对立。

直播出错需要道歉时,她却解开领口扣子博眼球。

这种拉低行业操守的操作,现实中一些自媒体做得更过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91L5A3u

他们靠着虚假信息博流量,被揭穿后就以“不是专业媒体”为借口脱罪。

可即便行业乱象丛生,还是有像文慧心这样的人在坚守。

她卧底灵修学院,冒着风险挖掘真相。

面对松柏集团的广告诱惑,她坚持“既要钱也要自主权”。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92lJwn5

这种在理想和现实间寻找平衡的挣扎,看着很天真,却让人看到了新闻业的微光。

马家明对刘艳说的那句话很打动我,新闻从业者可以对人失望,可以对领导失望,甚至可以对行业现状失望,但永远不能对新闻失望。

这句话不仅是剧中角色的信念,也是现实中很多新闻人的精神支撑。

现实中的新闻业,确实有太多无奈。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93ktjhu

媒体人可能会从一个受约束的平台,跳槽到另一个有枷锁的机构。

他们要在商业压力和新闻理想间反复拉扯,要在流量诱惑和事实真相间做出选择。

但毫无疑问,新闻的核心价值从未改变。

它依然是记录时代、还原真相、监督权力的重要力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l94lOriG

《新闻女王2》的7.9分,不仅是对剧情的认可,更是观众对真实行业生态的共鸣。

剧中的“新闻已死”或许只是一句夸张的哀歌,只要还有人攥着新闻理想不放,只要还有人愿意为真相奔走,这个行业就永远不会消亡。

毕竟,我们这个社会,永远需要有人站出来,说出那些该说的话,记录那些该被记住的真相。

来源:一年花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