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哥们把资本的那套逻辑玩到极致,潘志傲作为文慧心的死忠粉,居然被他几句话就策反了。
文 |有风
编辑 |有风
看《新闻女王2》谁最让人恨得牙痒痒又忍不住佩服?那指定是古肇华啊。
这哥们把资本的那套逻辑玩到极致,潘志傲作为文慧心的死忠粉,居然被他几句话就策反了。
本来以为职场斗争无非是抢资源、放冷箭,古肇华直接把格局拉开,用资本的钩子把人套得明明白白。
古肇华瞄准潘志傲时,那话术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先许个副总监的头衔,听着风光无限,实则就是个高级打工人,没股权没分红,全靠死工资过日子。
接着带潘志傲看豪表,对方说没钱,他立马接话“分期啊,你又不是还不起”。
这话听着像鼓励,实则是给人下隐形枷锁。
他还补了句“把潜力逼出来,公司才会给你加薪”,这话术一套接一套,潘志傲想不沦陷都难。
一旦背上分期贷款,潘志傲就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木偶。
手停口停的压力摆在那,贷款不能断,只能对着古肇华唯命是从。
古肇华这波操作,把人性弱点拿捏得死死的。
他太懂打工人想上位的心思,也太懂如何用消费绑定把人捆在自己的战车上。
职场里的“晋升陷阱”其实到处都是,古肇华的套路不过是现实的缩影。
我身边就有朋友遇到过类似情况,公司给升了职,薪资没涨多少,却鼓励员工贷款买公司合作的高端家电,美其名曰“匹配身份”。
结果就是,朋友不敢轻易辞职,怕断了收入还不上贷款,只能在公司里忍气吞声。
古肇华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的情绪管理。
之前他议论企业家的录音被放出来,换别人早就慌了神,忙着辩解洗白。
他倒好,不慌不忙拉着张家妍一顿输出,让对方替自己出面解决。
如此看来,这哥们根本不把情绪当回事,眼里只有利益和解决方案。
职场打工人学不来他的套路,倒真能学学这份冷静遇事慌没用,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古肇华对舆论的操控,更是让人咋舌。
佐治的死本是他好大喜功导致的悲剧,他拿到完整录像后,没有丝毫犹豫,只放出部分内容,直接把佐治塑造成英雄。
SNK的形象跟着拔高,他背后的资本也跟着受益。
这种对真相的选择性利用,确实让人不齿,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资本的惯用手段。
新闻在我们眼里是传递信息的渠道,在古肇华眼里就是赚钱的工具。
他搞的AI主播,表面上是打压文慧心,实则是借着AI的风口撬动股市。
之前就有传媒公司推出AI主播后,股价短期内上涨不少,背后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满。
古肇华玩得更溜,AI主播不仅帮他巩固了职场控制权,还让他和财团狠狠赚了一笔。
SNK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个播新闻、拉广告的地方,古肇华却看到了更大的利益。
他深知新闻舆论的力量,只要操控得当,就能撬动更大的资本。
方太太被他哄得团团转,放权放得太过,最后被架空赶出董事局,就是最好的证明。
搞不清的是,明明是新闻机构,却被他玩成了资本运作的平台,这手腕确实让人佩服,但也透着一股冷酷。
对比《新闻女王》第一季的职场内卷,第二季的冲突明显升级了。
第一季大家还在玩提词器造假、放假消息这种小套路,古肇华直接把办公室政治玩成了资本游戏。
他不用亲自下场撕,只需要运筹帷幄,用利益当诱饵,用舆论当武器,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家之所以讨厌古肇华,是因为他太像现实中的大厂高层了。
待人处事游刃有余,目标明确,眼里只有利益。
我之前接触过一些企业高管,他们和古肇华一样,从来不会纠结于情绪,只会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但这种逻辑放在职场里,受伤的永远是普通打工人。
你以为的晋升机会,可能只是资本的陷阱;你以为的职业理想,在资本眼里一文不值。
古肇华某种程度上就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所有行为都围绕着创造经济效益。
他不会为佐治的死感到惋惜,不会为潘志傲的困境感到同情,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能用。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资本的无序扩张终究会遇到瓶颈。
当所有员工都被压榨得失去动力,当新闻失去了客观性,SNK早晚也会出问题。
《新闻女王2》把古肇华这个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了,观众越讨厌他,越说明他贴近现实。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只是资本逐利逻辑的完美执行者。
我们不用学古肇华的套路,但可以学他的冷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场打工人面对资本的操控,或许无法完全摆脱,但至少要保持清醒。
要看清那些看似诱人的“机会”背后,是否藏着隐形的枷锁。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牺牲员工的权益和行业的底线为代价。
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守住自己的职业理想,也希望每个企业都能平衡利益和责任。
别让古肇华这样的“资本代言人”主导一切,毕竟职场的核心是人,不是冷冰冰的利益。
看《新闻女王2》的意义,或许就是让我们看清资本的套路,然后更清醒地走自己的路。
来源:有风来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