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时候,先想想吃点什么吧|观影《小森林 夏篇》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11-22 20:55 1

摘要:小森是日本东北的一个小小村庄,离最近的市镇都要一整天以上的时间。女孩市子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到了故乡的小村子,一边做着农活,一边采撷乡土自然的产物做出各种食物自娱,同时也唤醒了一些来自过往深处的,关于食物的记忆。

小森是日本东北的一个小小村庄,离最近的市镇都要一整天以上的时间。女孩市子逃离城市的喧嚣,回到了故乡的小村子,一边做着农活,一边采撷乡土自然的产物做出各种食物自娱,同时也唤醒了一些来自过往深处的,关于食物的记忆。

【剧透提醒】文中可能涉及部分剧透,糖丸儿或许可以先欣赏原片之后食用。原电影严格来讲是分为夏,秋,冬,春的四部连续短片,后来分别组合成夏秋/春冬篇上映。本文只简单涉及了夏日篇的内容,讲述市子回到小森渡过的第一个夏天。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fdfolq

1 梅雨与酒酿:不完美也可以让人感动

四周的水汽汇聚在山间盆地底部,小森的梅雨季节湿热的像是蒸笼,用市子更形象的说法“装上鳍就可以在空气里游泳”。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gtuvaC

衣架上的衣服不管晾多久都不会干,木质的餐具也发霉了。顾不得炎热了,市子还是在夏天生起了火炉,忍着炎热清除屋里的水汽。

但是,单纯的忍耐炎热会让人心情烦躁。既然生起了火炉,市子决定顺便利用这热度烤个面包。即使只有普通的面粉而不是通常用的高筋面粉,在炉火的余温中新鲜出炉的面包仍然是酷暑中让人享受的美味。

虽然面包在劳作之余提供了短暂的幸福,夏天的农活仍然辛苦繁重,杂草除之不尽,牛虻环绕飞舞。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i5Pq26

市子想从炎热中寻找一点清凉,于是将目光投向了米饭——发酵米酒的清爽感觉让人向往。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jeRZo5

发酵之后,过滤出冒着泡泡的米粒,就获得了澄清的米酒,冰镇之后清爽更甚,别有滋味。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kk5sO7

米酒酿多了,市子带着微醺向学弟裕太提出邀请,整天辛勤的劳作之后,气氛随着夜幕降临逐渐暧昧起来。

微微醉意朦胧中,夜晚潮湿的黑暗也变得格外美好。

2 后来我们分手了:食物牵连起情感与回忆

胡颓子树(野浆果)年年夏天都会果实累累压弯枝桠,未成熟的果实惊人的酸涩。

成熟的果实则是软软甜甜的,但是在山间也并不稀罕。小时候的市子甚至很讨厌。

市子回忆起在城市里生活的时候和男友看到一棵胡颓子树,市子想尝试摘到果实但是失败了,男友却轻松够到。那一刻,市子感到羞愤难当。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mHOMgn

“我是乡下来的,体力是我唯一自豪的地方,但是他够得到我够不到,让我很沮丧——后来我们分手了,我回到了小森,现在,又到了胡颓子成熟的季节”。

又到了胡颓子成熟的季节,这次市子想要尝试把它们做成果酱。但是恍惚之间感觉好像在为男友做果酱的时候,不由得轻骂了一声自己。

不小心煮干了的时候,市子想起妈妈教的技巧,如果因为担心糊锅而不停地搅拌,果酱的颜色就会变得浑浊。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oNWpTT

又想起妈妈烹饪之余的闲谈:“做饭能反映人的内心,要专注,不然会伤到自己的”。

虽然成色并不完美,市子最终还是做出了小小的三瓶胡颓子果酱。

胡萝卜、芹菜和辛香蔬菜成熟的季节,市子又回忆起儿时母亲做的“伍斯特酱油”的味道。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prPNac

繁复的步骤,和超市里售卖的,顾名思义原产于英国的真正的伍斯特酱油并不相同。

更晚以后,市子才知道自己家的“伍斯特酱油”才是冒牌货,质问妈妈却收到“我又没说是我发明的”的回应。但是它也成了这个家里独有的、珍贵的谎言。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qsnyOV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市子就发现或许母亲说的话里,有很多的“水分”。从母亲的“谎言”中,市子学会了不能相信言语,用自己的身体真实体验到的才可信。而小森里每日的劳作,就成了最为真实的生活体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s4Iw8q

榛果成熟的季节,市子想起了母亲的另一个谎言。母亲自制的榛果酱配方其实同样在大超市里随处可见。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tFhOls

池边的雨久花切成泥,伴上佐料就是精致的下饭美味。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uO502V

西红柿会不断地生长,剪下的侧枝也会落地生根。市子整个夏季一直尝试着在露天种出西红柿,而没有添置防雨水的塑料大棚。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wNqQkb

因为她内心觉得,一旦把大棚搭起来,就似乎作出决定,要永远待在小森了。

虽然种植的尝试总是失败,但也还是有一点收获。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LxgDmLd

冰镇西红柿的清爽驱散了夏日的酷暑,水煮西红柿罐头则是市子和妈妈珍贵的回忆。

为了帮老板大叔转运鱼塘里的鱼,市子和学弟裕太一起打了一天零工。开着皮卡转运鱼的路上,学弟与市子聊起为什么外出读书还是回到小森。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M0UmXw1

裕太边做活边思忖着回答:“小森的人说话和外边的人不太一样,我不是说方言,而是说亲自体验和动手做,并且思考这些事情,这不就是所谓的负责任吗。那些假装无所不知的人其实一无所知,那些装出高高在上的样子的人,其实只是把别人造的东西从一边挪到另一边,我厌倦了听这帮浅薄的人说空洞的话,(大城市里)明明别人把鱼帮你做好了,还要去吐糟一下别人做得不好。我不想过这种的人生。”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M2GKPwf

伴随着这些探讨,一天的活计告一段落。而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亲手烤的新鲜鳟鱼和老板做的鳟鱼味增汤也进了两个人的肚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M3TqDyG

裕太说道:“我离开小森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会尊重这里的人,以及我的父母,我意识到,他们生活的方式让他们说的话言之有物。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M4ZUTFq

市子也有了新的领悟:“我想,裕太回来这儿是为了面对他的人生,而我回来是为了逃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M5tyGjC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QM7HHtCj

小森林的故事,以市子亲手做的,吃的每一份食物作为线索展开。事实上,“食、色,性也”——我们想吃的食物,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食材、佐料与烹饪方式的混合。食物的深处是我们的种种各异的需求,或许不止是食物与营养,或许是“温暖”,或许是“清爽”,或许是柔软的触觉,或许是爱。

市子在小森度过了夏秋冬春一整年的时光,思考了关于母亲,关于故乡的种种。或许我们的故事和市子迥然不同,也并非处在小森那样的人间桃源。但我们同样可以从食物中,发现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们可以像市子一样专注投入地进食,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口的咀嚼上,全然沉浸其中,从味觉、触觉、食材加工的每一个步骤中感受它们如何让身体感受到满足。

另一方面,像市子一样尝试着亲手烹饪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亲身投入于进食——乃至于食材诞生的每一个步骤,不断尝试,我们大脑褶皱中的电信号的组织与联合——创造力会活跃起来,感知觉也随之变得敏锐。

接触食物,制作食物,摄入食物的过程,常常也会像市子一样激起很多我们的成长中与食物有关的回忆。以今天的自己来直面这些这些记忆,可能会带来新的觉察和领悟,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需要弥合的创口。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吃饭都是一件维持生命必不可或缺的天大的事。制作食物也因而成为了很多关系(家庭)之中爱(与控制)主要的表达方式。故事中市子与母亲的关系便是如此。

相应的,“挑食”、“不吃”、“讨厌的食物”等等种种也就成了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最早的关于自主与反抗的记忆。

小森林的故事里,市子和裕太借一杯米酒作为契机而联结,以一餐烤鱼为契机认清彼此的不同。市子与前男友的分手似乎只是因为“摘不到胡颓子”的一件小事,分手之后还会因为“像是在做给男友吃”而烦躁。饮食与亲密关系,饮食与情欲常常以微妙的方式关联在一起。

如果去用语言稍稍”附会“地解释这种微妙的话:

l “口唇期”是我们充分认知世界的最早方式。我们通过把一切放在口中品尝味道建立起对世界的感知。

l 依恋——我们最原始的安全感机制,则与肌肤抚触的触觉亲密感密不可分。

l 进食与性活动同样关于我们对“活着的身体”的确认与感知,同样是一种对身体边界的确认、肯定和探索(刺激性的食物,侵入性的性体验)。

另一方面,“男孩应该多吃一点(长成……的样子),女孩应该……”的声音,同样伴随着三餐回响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之中。性别角色与身体意象常常也受到社会塑造的影响,并且进而塑造了我们进食和体验的方式。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做饭”的,还是“吃饭”的,其实都有机会觉察和思考,我们将怎样的意义附着在一份食物上,又将它融合在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之中。

市子回忆起妈妈制作“伍斯特酱油”时的谎言,感到遗憾,难过,羞耻,又哭笑不得。

也许你的家人说过的一段关于食物的话语,做过的一件关于食物的事情,你至今还铭记着,感动着,坚信着,又或许害怕着,憎恨着。

如果这个回忆至今仍然影响着你,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关于它的练习:我们需要去觉察和感受,或许需要在回忆里重演一下,那个人在说这段话、做这件事的时候“真正的”发生了什么,那一刻的主角和当事人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和需求。

处理这些情结,甚至不一定需要真的与对方接触,重要的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同时也更理解场景中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当然,如果这些回忆关于一些重要的痛苦,面对创伤是一件沉重的事情。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保护因素是确保自己在安全的,随时可以控制,可以停止,可以得到支持的环境之中。和专业的咨询师一起处理,或许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理解和帮助。

我们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感到痛苦和迷茫,而食物有时候会和这些痛苦和迷茫建立起一种联系。

有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延伸到“吃”上面。我们可能会忘记自己的食欲;可能会吃很多,吃刺激的食物或者饥饿惩罚自己;可能会吃特别的东西或者用特别的方式吃。

通常,“吃”会带来情绪上的变化,糖分会带来安慰,脂肪会带来能量。辛辣的痛觉会带来内啡肽的兴奋,而特定的食物可能会带来特定的,关于某个人,某段回忆的情绪变化。

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哪怕只是在吃东西这件很小的事情上,我们可以友善地与自己交流:

l 我想吃什么,它有什么特别呢?

l 有多饿/饱,有多想吃?(通常你可以自己对这个问题作出判断,但是如果你需要一些更量化的标记物,罗伯特·弗利兹编制了饥饿/饱腹感量表,我们把它附在本文后)

l 在这个当下,食物带给我怎样的感受,让我想起一些怎样的话语,怎样的记忆?

l 我吃饱了吗,我感到满足吗,我感觉如何?我喜欢/享受吗?

思考这些问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信息,调节自己的饮食和烹饪,创造和掌控更多饮食体验的尝试也是自我照顾的宝贵开始。

借用一句法国人的话来为这个日本式的故事做一个尾声吧。

转引自《非暴力沟通:食物与身体关系篇》

“在这片出产葡萄酒和布里干酪的土地上,肥胖是比较少见的。”米莱伊·基里亚诺在她的《法国女人不会胖》(French Women Don’t Get Fat)一书中写道,“我们不迷恋食物,我们是它的朋友。

迷茫的时候,先从想想吃点什么开始吧。

【附录】饥饿——饱腹感量表

0.饿到甚至有点恶心——感觉非常虚弱,全靠肾上腺素撑着。

1. 饿到觉得什么都好吃——这时候开始吃,往往会吃得过多。

2. 感觉饥饿——现在就要吃!

3. 中等饥饿——想吃东西,但还可以忍一下。

4. 有一点饿——开始有想吃点东西的念头。

5. 不觉得饿了——不那么想吃东西,也不觉得胃里有食物。

6. 状态满意——能感觉到胃里有食物,但不觉得胃被塞满,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7. 略微不舒服——能感觉到胃里的食物,觉得有点满了。

8. 不舒服——胃胀,胃里充满了食物。

9. 吃撑了——想躺下来好让食物消化。

10.太撑了——胃疼,感觉胃里的食物超量了

从生理健康的角度讲,最好在“2”时进食,在“5”时停止。但是,如果你在“3”时进食,在“6”时停止,这也无伤大雅。参照这个量表练习一下进食,吃到自己“不觉得饿了”的状态,而不是“饱”或者“撑”。

进食行为,或者用人话说,“吃饭”,是我们心灵世界与物质世界最重要且无处不在的连接之一。所以常常情绪世界的需求会影响现实的嘴和手,现实世界不同的饮食方式与习惯又会转而为情绪世界蒙上或者驱散阴霾。

或许有时候你会:

1.难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常常吃太多/太少/不够健康。

2.对于某种食物或者吃法做法,特别偏好或者厌恶,程度甚至让你自己有点困惑。

3.常常能够从,或者希望能够从食物中获得积极的感受或者身心的安慰。

……

擅长「情绪相关议题」或「身心议题」的咨询师,或许可以与你一起探索你与食物的关系,调节与食物有关的习惯与行为,探访这些关于食物的记忆与感受对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意义。

安慰记致力于提供「专业&有用」的心理服务。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不定期送书、抽奖

树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专业树洞咨询师1V1回复

来源:安慰记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