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神作!《凶降喜讯》把劫机犯拍丑,专怼各国官员

棒子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22 14:34 1

摘要:1970年3月31日那天,九名日本赤军派成员干了件大事,他们劫持了日本航空351号航班。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

1970年3月31日那天,九名日本赤军派成员干了件大事,他们劫持了日本航空351号航班。

本来以为韩国电影《凶降喜讯》会好好拍这段惊险历史,结果看完才发现,它根本不是传统灾难片。

这些劫机者年龄不大,最小的17岁,最大的也才27岁。

他们带着武士刀、手枪还有自制炸弹,盯上了这架从东京飞福冈的波音727客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HAmFCe

一开始他们要飞古巴,想在那学游击战,可飞机燃料不够,没办法只能改道朝鲜平壤。

中途在福冈机场加油时,他们放了23名妇女和小孩,这段真实历史够惊险,拍传统灾难片绝对有看头,但这部电影没按常理出牌。

它没重点拍劫机的激烈场面,反而把这些在历史上挺凶狠的劫机者,拍得有点“傻气”。

电影里的他们一点不专业,既没规划也没常识,看着根本不像能搞出劫机大案的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IHKxGm

我觉得这种改编挺聪明的,它避开了大家看腻的暴力场面,把焦点引到了更有意思的地方那些穿西装的官员身上。

电影里真正让人觉得荒诞的,不是挥舞武器的年轻人,而是那些懦弱又没骨气的政府官员。

这点其实有真实历史做支撑,当年韩国当局为了让飞机降落,居然想了个馊主意,把首尔金浦机场伪装成平壤机场。

这段戏电影还原得挺细,士兵换上朝鲜军服,机场挂起朝鲜国旗。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JW4aZy

本来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到一名美国黑人士兵露了面,劫机者当场识破骗局朝鲜哪来的美国兵。

更离谱的是,日本政府为了配合这场骗局,居然拿了张中学教科书上的地图当参考。

这段历史本身就够荒诞,电影只是把它直白地拍了出来。

影片里还有个明显的“bug”,角色们聊起日本漫画《明日之丈》的结局,可1970年那会,这部漫画还在连载,三年后才完结。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L7bleo

本来想吐槽是不是道具组失误,后来发现这是导演故意的。

就像电影开场说的“别信事件的可靠性”,这个穿帮就是在提醒观众,这不是历史复述,是另一种解读。

电影里的角色也很有讲究,徐高名中尉原型是当时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蔡熙锡,他在真实事件里确实试着和劫机者沟通。

但电影里的他,更像权力体系里少数清醒的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M2Lq6t

还有个没名字的“某甲”,代表着那些在幕后做事,却永远不会被记录的人。

这两个人的存在,刚好和那些互相甩锅的官员形成对比。

影片名字《凶降喜讯》本身就很有讽刺味,所谓的“好新闻”,其实是精心包装的谎言。

当年事件结束后,官方对外宣称“成功解决危机”,可没人提伪装机场的闹剧,也没人提徐高名和“某甲”的功劳,他们的付出直接被从历史里抹掉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NLv9gY

这让我想到现在总说的“后真相时代”,好像假新闻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但电影用1970年的事证明,这事早有先例,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国家照样能靠伪装和隐瞒操纵叙事。

如此看来,“后真相”根本是个伪概念,权力建构真相的游戏,早就开始了。

导演卞成贤说,他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回顾历史,是想骂骂当下的政治环境。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ORGy4V

电影里韩日美官员互相推诿责任的样子,像极了现在某些国际事件里的各方反应。

他不光怼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官员,连劫机者代表的激进势力也没放过,这种“谁都骂”的方式,反而更戳问题的核心冷战逻辑下,没人是真正的赢家。

影片结局挺让人无奈,徐高名和“某甲”解决了危机,却没得到任何认可,因为“国家利益”需要更光鲜的叙事。

历史最终变成了那条被打磨过的“好新闻”,所有混乱和付出都被抹去。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PXDkpc

毫无疑问,这是部很犬儒的电影,它告诉观众,个人的努力在权力面前,可能一文不值。

但换个角度看,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种反抗。

它把那些被抹去的细节挖出来,摆到观众面前。

就像导演在问:谁有权写历史?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却把判断的权力交给了每个人。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QoyDKv

看完电影再想,我们看到的历史,到底是真相,还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好新闻”?这可能就是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rlSpf4Y8

来源:曦言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