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张今天带大家聊聊日本的ip行业。中日事态一升温,文化圈直接上演冰火两重天,剧情比短剧还跌宕,有人慌到跺脚,有人却偷着乐!
日影撤档连环炸!靠奥特曼吃饭的公司慌了,有人却提前躺赢?
老张今天带大家聊聊日本的ip行业。中日事态一升温,文化圈直接上演冰火两重天,剧情比短剧还跌宕,有人慌到跺脚,有人却偷着乐!
17 部日影搁置,影视圈首当其冲
最先引爆话题的是日影撤档潮,《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昨日青春》全官宣暂缓2025年内上映。
更有消息说17部已定档未上映的日影要集体缺席,影迷们直接懵圈:盼了好久的片子咋说黄就黄?
不过也有反转,传言猫眼主发的《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20日后要停密钥,但专精日影的博主核实,已上映的日影会正常放映,算是给观众留了点念想。
日IP依赖度成企业试金石
但最揪心的绝对是那些把日本IP当摇钱树的公司!正在冲港股IPO的金添动漫,58.9%的营收都靠奥特曼、蜡笔小新、三丽鸥这些日IP,这哪是依赖啊,简直是把半条命都押上去了!
拼插玩具公司布鲁可也没好到哪去,2025年半年报显示,初音未来、奥特曼、名侦探柯南等IP新品收入占总营收53.1%。
单说奥特曼,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就赚了1.12亿、5.57亿、6.00亿,最高时占比达63.5%,妥妥的营收顶梁柱,现在遇上这波风波,能不慌吗?
谁能想到,当初的未雨绸缪,现在成了救命稻草!卡游以前也是奥特曼IP的重度用户,占比超50%,但近一年人家果断转型,死磕叶罗丽、斗罗大陆等国产IP,还砸钱搞原创,现在就算日IP受影响,照样稳如泰山。
文化交流在调整中寻找新平衡
实丰文化也很机智,以前靠宝可梦玩具吃饭,现在转头深耕蛋仔派对、奶龙,还搞起了AI魔法星这类创新产品,相当于给自己多留了条后路。
不不说,企业做经营跟过日子一样,不能光盯着眼前的甜头,得有长远打算!
IP圈的分化还没消化完,电影圈的连锁反应也来了。猫眼娱乐之前动作频频,官宣引进《美少女战士 宇宙终章》,还拿下《藤本树短篇集17-26》《百米》的发行权。
结果联合华桦文化、大麦影业发行的《蜡笔小新:灼热的春日部舞者们》赶上撤档,前期宣发成本怕是要打水漂。
反观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以前常做日影引进,这次却精准避雷,手里压根没储备日影,完美躲开这波冲击。而《初吻》《名侦探柯南:引爆摩天楼》这些已定档的片子,引进方都不是上市公司或大发行方,影响相对有限。
有意思的是,日影撤档没影响到二次元演出市场,反而依旧火爆。近一年声优来华见面会密集得很,上周末上海虹馆的MACROSS F GALAXY LIVE☆FINAL 2025演唱会,超万名观众挤着去看菅野洋子,现场热度爆棚。
更让人意外的是,上海三角音乐公园还官宣12月20日亮相,要搞中日音乐行业交流和三天限定演出,要是能顺利举办,摩登天空等准上市公司可就偷着乐了。
其实这场风波就像一场大考,考的不是谁绑定的IP更火,而是谁的抗风险能力更强。过度依赖单一区域的IP,就像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早晚要翻车。
现在国漫崛起、本土二次元内容越来越火,国产IP的价值早就今非昔比了。
那些提前布局国产IP、搞原创的企业,看似当时少赚了点流量钱,实则掌握了主动权。而那些还在依赖日IP的公司,要是不赶紧转型,迟早要被市场教育。
说到底,文化交流不会因为短期波动就中断,但企业的经营策略得跟着变。
这场日影撤档引发的连锁反应,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看谁能抓住机会,在变局中站稳脚跟了。接下来这些公司能不能顺利转型,国产IP能不能接住这波机会,咱们接着吃瓜看戏!
来源:我家有三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