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暴跌至1.3%?《鬼灭之刃》争议背后真相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11-21 02:07 1

摘要:《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在国内上映,第六天票房冲到4.3亿,豆瓣评分8.6,排片和上座率都超过其他电影很多,后来网上出现一些争议,上座率掉到1.3%,但那时这部电影已经很受欢迎了,这件事让人想到,中国动画的问题不在于资金和技术,而是在于创作思路。

《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在国内上映,第六天票房冲到4.3亿,豆瓣评分8.6,排片和上座率都超过其他电影很多,后来网上出现一些争议,上座率掉到1.3%,但那时这部电影已经很受欢迎了,这件事让人想到,中国动画的问题不在于资金和技术,而是在于创作思路。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NI4ELDd5

片子开场没有拖沓,直接进入无限城,主角团队分开去打鬼,每场战斗不只是简单打斗,还带着角色自己的故事,编剧处理得很聪明,主线很简单,就是炭治郎要救妹妹,还要对抗上弦鬼,即便你只看了前面几集,也能跟上剧情,这种设计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懂,又不会觉得内容太浅,我觉得这就是它能火出圈的原因,不单靠老粉丝,而是普通人也愿意看下去。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NI6t1ICO

打斗场面让人看得过瘾,但不是只靠炫技,猗窝座的招式像雪花在转,其实是在讲他小时候被冻伤的事,我妻善逸和哥哥交手时,一个只会一招,另一个学了七招,这不光是实力差距,而是成长的路断了,每个鬼都有悲惨的过去,被人欺负、被人抛弃、被人拿来做实验,他们的坏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被这个社会逼出来的,这种表达方式不说教,却让人心里发沉,反而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NICswVSP

血腥镜头确实很多,眼球被刺穿、头颅重新长出、血肉堆成肿瘤那样,看着吓人却不会让人恶心,这些画面都是为了配合剧情发展,和那些热血呐喊、直接表达情感的桥段放在一起也不显得突兀,情感表达很直接,视觉冲击很强,整体风格统一不杂乱,看完之后觉得这才是成熟面向成人的动画应该呈现的样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NIGavWu7

技术上,每一帧画面都在为故事服务,无限城被简化成线条网格,只保留柱子位置,这是为了避免背景抢戏,音乐全程贴合节奏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它不是背景音,而是情绪的一部分,对比《哪吒之魔童降世2》,那部电影画面炸裂,桥段堆满,结果主题反而被淹没了,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它不知道怎么运用技术来讲故事。

更关键的是背后的运营体系,《鬼灭之刃》从2016年漫画开始连载,到2018年推出电视动画,接着上映剧场版,前后用了三年半时间持续培养观众,同时配合周边产品、音乐和联动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而中国动画目前还依赖单个作品突然走红,热度过去就结束了,漫画出版环节薄弱,衍生品制作粗糙,IP运营缺乏长期规划,整个二次元市场表面热闹,实际上产业链条是断裂的。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uNII5DAvX

影院排片延长到11月23日,之前说11月20日下映,可能是一种营销方式,但问题不在审查上,而是观众的选择变了,这部外国动画能在内地市场卖得这么好,说明观众愿意接受复杂的故事和黑暗的主题,国产动画还在追求合家欢,总担心尺度太大、引发争议,结果观众早就对这种类型不感兴趣了,我觉得不是观众变了,是我们没跟上。

回过头来看,中国动画缺少的不是特效和预算,而是敢于讲好故事的勇气,观众心里清楚什么是好东西,当一部日本动画在中国取得这样的成绩时,我们应该思考是否还在用老办法应对新市场,别再等待下一个“哪吒”出现,市场不会给你太多时间。

来源:樱岛麻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