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人怎么回事,刚看完一档子事儿,手机还没放下呢,就忍不住想说了。你说那蔡琳吧,最近上了个综艺,有人就问她,哎呀你这这两年怎么这么拼命学中文呢?结果她来了一句,我韩国挣钱最多的时候,就来中国拍戏了。这话一说出来,你知道吗,那些之前说她“来中国捞金”的、说她“蹭流量”的,当时脸上的表情估计比那赛场上丢了关键球的球员还要精彩。就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质疑声全给堵回去了。所以,我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今年暑期档,有多少合拍的电视剧要上线?平台那边算的是流量账,我们观众呢,也在算自己的时间账。如果演
这人怎么回事,刚看完一档子事儿,手机还没放下呢,就忍不住想说了。
你说那蔡琳吧,最近上了个综艺,有人就问她,哎呀你这这两年怎么这么拼命学中文呢?结果她来了一句,我韩国挣钱最多的时候,就来中国拍戏了。这话一说出来,你知道吗,那些之前说她“来中国捞金”的、说她“蹭流量”的,当时脸上的表情估计比那赛场上丢了关键球的球员还要精彩。就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质疑声全给堵回去了。
你想想,当年《夏娃的诱惑》那部剧有多火,她在韩国拍戏,一天能赚多少钱?我翻了翻老资料,《首尔经济新闻》在2004年就报道过,那时候她在韩国的日薪,折合人民币都上万了。可她转身就来了中国,接了《情定爱琴海》,在厦门拍戏,那会儿的片酬是单集三万块。你算算这落差有多大?所以说她是盯上了中国市场,看准了我们这儿的“人民币热度”,这时间线本身就不太对劲啊。
而且,我在这网上刷了刷,看了看大家怎么说。大部分人关心的,都不是演员赚多少钱,而是人家的专业态度。前几条评论都在说演技,说敬业,第四条才开始有人嘀咕片酬的事儿。焦点还是在那里,你到底把这个角色当工作来做,还是把观众当傻子一样随便糊弄?蔡琳这句“谁不需要赚钱”,就像是把话说明白了,她也很清楚自己是为了生活,为了工作,这么一说,倒是让人觉得她挺实在的,反而没法再继续去喷她了。
从一个产业的角度来看,演员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你看看,迪丽热巴去韩国拍个广告,也没人说她“输出”。李准基来横店拍古装戏,大家也没揪着他的身份不放。只要合同是合法的,税交得明明白白,演员在哪儿接工作,那都是市场自然而然的选择。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外来的演员来捞金,而是我们自己的影视行业,能不能拿出一些真正的好故事,好剧本,能留住观众。
所以,我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今年暑期档,有多少合拍的电视剧要上线?平台那边算的是流量账,我们观众呢,也在算自己的时间账。如果演员们真的愿意拿出他们黄金时期的专业态度来演戏,我们观众也愿意付出我们黄金般宝贵的时间来看,那这笔交易才算真正成立。至于国籍什么的,放在片尾字幕里标清楚就行了。你说呢?
声明:个人观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编写,仅供参考,感谢观看。
来源:阮阮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