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创下日本进口片首映日票房纪录,3天狂揽近4亿的《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如今却要面临密钥到期不续期的结局。紧随其后,《蜡笔小新》《工作细胞》等热门日影官宣暂缓上映,这场突如其来的银幕停摆,真的只是巧合吗?
刚创下日本进口片首映日票房纪录,3天狂揽近4亿的《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如今却要面临密钥到期不续期的结局。紧随其后,《蜡笔小新》《工作细胞》等热门日影官宣暂缓上映,这场突如其来的银幕停摆,真的只是巧合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导火索早已埋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声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这番严重践踏一个中国原则的妄言,瞬间点燃了中国观众的怒火。要知道,此前《鬼灭之刃》凭借精良制作和IP滤镜,首日排片高达48.1%,几乎霸占全国一半银幕,IMAX票房更是以1%的银幕数拿下23%的占比,势头正盛。但错误言论一出,观众用脚投票,影片票房迅速断崖式下滑,上映第五日预测票房已跌至2000万左右,热度消散速度堪比坐过山车。
引进方和发行方的“暂缓”决策,看似是市场考量,实则是对民族情绪的精准拿捏。今年中国内地票房已达455.43亿元,其中国产片占比88.48%,早就不是离了进口片就不行的时代。而日本电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却远超想象——2023年日影在华票房23.1亿元,占其海外票房近30%,中国早已是日本电影最大的海外票仓,甚至宫崎骏的作品在华票房都远超日本本土。一边是中方市场的无可替代,一边是日方的肆意挑衅,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里,中方的反制自然精准且有力。
有人惋惜“好作品不该受政治影响”,怀念《蜡笔小新》承载的童年回忆,遗憾没赶上《鬼灭之刃》的末场放映。但要明确的是,暂缓上映从不是否定文化作品,而是守住民族底线的必然选择。文化交流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当日方触碰国家主权红线,还想在中方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就像网友说的:“电影可以等,原则不能让”,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观影期待从来都要往后靠。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日影停摆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底气觉醒。曾经日本动画电影凭借独特风格占据小众市场,如今国产片全年票房破400亿,三次刷新纪录,无论是主旋律大片还是动画新作,都能稳稳扛起票房大旗。观众的选择越来越理性,既不会盲目追捧进口片,也不会一刀切否定所有外来文化,但前提是——对方必须拿出足够的尊重。
日方或许没意识到,一句错误言论,不仅让多部电影的宣发成本打水漂,让近4亿票房黑马中途折戟,更破坏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如果高市早苗之流继续执迷不悟,等待日本电影的可能不只是“暂缓上映”,而是彻底失去中国这个核心票仓。
说到底,文化从来不是跨越原则的挡箭牌,市场也从来不会迁就挑衅者。这次日影集体暂缓上映,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尊重是相互的,想要赚中国人的钱,先学会尊重中国的主权和底线。至于那些期待中的作品,等日方拿出该有的态度,再谈上映也不迟。
你支持日本影片暂缓上映的决定吗?对于还在上映的《鬼灭之刃》,你会选择去看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来源:梅雪映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