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仲代达矢,一人演活两代人,《影武者》为何成战国片天花板?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11-16 15:32 2

摘要:仲代达矢去世的消息传来,作为从小泡在黑泽明电影里的人,我第一反应不是惋惜三船敏郎少了个老搭档,而是想起《影武者》里那个从傻笑平民变成武田信玄的影子。

仲代达矢去世的消息传来,作为从小泡在黑泽明电影里的人,我第一反应不是惋惜三船敏郎少了个老搭档,而是想起《影武者》里那个从傻笑平民变成武田信玄的影子。

比起更有名的三船敏郎,我一直偏爱的紧仲代达矢,不为别的,就冲《影武者》和《乱》里那股子独有的劲儿。

京都有家黑泽明晚年常去的老店,墙上挂着不少老照片,其中一张疑似年轻仲代的身影,可在我眼里,他老了之后的气质才更对味,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冷峻与通透,可不是年轻小伙子能演出来的。

仲代达矢和黑泽明的合作,硬是把日本战国那些事儿、把武田信玄这个历史人物,拔高到了一个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高度。

《用心棒》里他的疏懒冷峻,《椿三十郎》里的狡黠通透,到了《乱》里,骄傲、多疑、悔恨、癫狂全揉在一个角色里,而这些特质在《影武者》里算是达到了巅峰。

毕竟这角色本身就很有戏,一个平民扮演武田信玄,最后居然真的活成了信玄的样子,这种戏中戏的设定,换别人来演怕是要露怯。

黑泽明拍电影总带着股油画情结,他特别痴迷把人物放进自己勾勒的画面里,就看着这些人在里面碰撞、奔跑、狂喜或者悲怆,最后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影武者》的开头就能看出这份执念,六分钟的幽暗小全景,灯如豆,影影绰绰,信玄、信廉和影武者被黑暗包裹着,只有光和黑暗交织出的影子在晃动。

开头这节奏我差点看睡着,枯寂又缓慢,还带着点黑白电影的质感,可越往后看越上头。

本来想吐槽这节奏也太慢了,但后来发现这都是黑泽明的铺垫。

序幕过后,电影速度一下就推快了,奔跑的长镜头、万军奔行的呼声、外景的风声,一波接一波给人速度感。

仲代达矢在里面的表演更是绝了,影武者初期的傻笑、被点拨时的叛逆,还有突然爆发指斥信玄的瞬间,一系列动作又有节奏又突然,带着点舞台剧的张力。

最让我惊艳的是他切换身份的时刻,当他嬉笑自若时,完全没半点主公架势,武田家的小姓们都懒得搭理他;可当他一板起脸,端起信玄的架势,那种魂兮归来的气场,一下就镇住了所有人。

黑泽明还特别喜欢莎士比亚,《乱》脱胎自《李尔王》,《蜘蛛巢城》源自《麦克白》,但《影武者》的背景倒是实打实的历史。

武田信玄的上洛之梦、长筱会战,都贴合真实的历史框架。

电影里那些经典画面,冷月下扶枪而睡的士卒、莽莽苍苍的足轻兵、一色殷红的武田赤备骑兵,还有影武者梦里那段彩云翻卷的追逐,看得出来都是黑泽明想拼命留在镜头里的画面。

这些画面配上仲代达矢的表演,静的时候能让人屏住呼吸,动的时候又能让人热血沸腾。

《影武者》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把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捏得恰到好处。

武田信玄算不上什么正义代表,影武者答应做替身也不是因为忠诚,更多是一种责任。

他就像信玄的影子,只要他不宣布信玄已死,武田家的权力、士气、风林火山的体系就都还在。

这点在影武者呵止士兵稳定军心的情节里体现得很明显,他存在的最大意义不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不动”,就像信长说的,他是山。

电影里对信长和家康的刻画也特别有意思。

家康厚重谨慎,对着信玄的死讯反复试探,还仔细询问铁炮手的情况;信长则带着股魔王气质,逗家康喝红酒,听说信玄死了还高歌一曲“人间五十年”。

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历史上的记载倒是挺贴合。

而长筱会战这段戏,算是全片的高潮,也藏着黑泽明的巧思。

真实历史里,这场仗是铁炮和步兵肉搏并重,但电影里直接简化成了冷兵器与热兵器的对决。

武田的赤备骑兵呼啸奔袭,信长的铁炮三段击迎头而上,骑兵冲锋一次比一次迅烈,火枪回应一次比一次响亮。

风林火山的旗帜倒下,武田败北,影武者最后奔上战场,想扶起那面象征武田家荣耀的旗帜,结果尸体倒在了连子川里。

后来才知道,这段情节藏着黑泽明的亲身经历,1923年的大地震,他在隅田川岸上见过水里布满尸体的场景。

看到影武者倒在河里的那一刻,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不仅是在扶一面旗帜,更是在守护那些属于古典时代的东西家族荣耀、责任、信义。

这些东西在西式机械枪火面前,显得既苍凉又虚无,却又透着股悲壮的韧劲。

仲代达矢演的武田信玄,其实和历史上的形象差别不小。

历史上的武田信玄被战国爱好者戏称为“胖虎”,可仲代达矢是个瘦子。

本来还觉得这不符合史实,可看完整片才发现,仲代达矢演出了武田信玄的魂。

那种骄傲、焦虑、对京都的渴望,还有影武者身上的挣扎与坚守,都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他用演技告诉观众,比起外形,人物的精神内核才更重要。

如今仲代达矢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这些经典角色、这些优秀的电影,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现在日本的战国题材影视、游戏里,还能看到《影武者》的影子,风林火山的旗帜、赤备骑兵的形象,早已成了战国文化的符号。

仲代达矢用他的表演,把一个历史人物、一部电影,变成了一种文化记忆。

而《影武者》里那种古典精神的殉死,那种传统与变革的碰撞,直到现在看,依然能引发很多思考。

这大概就是好演员、好电影的魅力吧,跨越时空,依然能打动人心。

来源:虞非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