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不做乳腺检查,拖到晚期多花30万还可能保不住命,这就是很多人正在走的死路。
一年不做乳腺检查,拖到晚期多花30万还可能保不住命,这就是很多人正在走的死路。
韩国演员朴美善在综艺里顶着刚长出的发茬说,她年初查出乳腺癌,做完十六次放疗,现在回来工作。
镜头扫过,她穿宽松西装,领口露出淡淡红印,那是放射野留下的色素沉着。
观众鼓掌,她摆摆手,说只是按时体检,发现得早,才有命坐在这里。
节目播出当天,韩国癌症登记中心公布最新数据,乳腺癌治愈率零期接近百分百,一期九成以上,四期直接掉到两成。
差距就在有没有每年拍一次钼靶。
很多人嫌麻烦,等摸到硬块再去,已经错过窗口。
朴美善提前剃光头,自己推的推子,头发落进袋,她拍视频留纪念。
视频没配伤感音乐,只有剃刀嗡嗡声。
她说哭也掉头发,笑也掉头发,不如先下手,省得每天醒来枕头上都是。
弹幕刷过去,一排排大拇指。
放疗第十六次结束,她开车去海边,摇下车窗让海风吹头皮。
回家称体重,比生病前轻了六公斤,胸围小了一个罩杯。
她把旧内衣打包捐掉,留言写:希望下一个主人永远用不到。
同档期另一档节目请来带癌生存七年的女律师,两人碰面,像普通同事一样聊剧本,没人提抗癌斗士四个字。
朴美善后来解释,讨厌把病人架成英雄,生病只是身体报警,不是勋章。
观众需要看到的是活人,不是牌坊。
韩国医保把乳腺癌筛查纳入全民免费项目,每两年一次,可二十多岁女生很少去,觉得离自己远。
真实情况是,韩国乳腺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已经降到四十九岁,三十岁以下患者十年里翻了一倍。
熬夜、奶茶、情绪压力,一样都跑不了。
国内情况差不多。
国家癌症中心去年报告,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每年增三,农村增四,增速全球靠前。
可体检率不到三成,一半人首次就诊就是中晚期。
医生在门诊最常说的一句话:怎么不早点来。
朴美善复出后只接白天通告,晚上十点前关机。
经纪人问她要不要拍夜戏,她回一句:想活久一点。
对方立刻闭嘴。
报价反而涨,品牌觉得她这张脸现在自带故事,比空洞的精致值钱。
她把钱的一半存进健康基金,另一半拿去旅行,说下次复查如果转移,就当提前完成心愿单。
有人问她怕不怕复发,她点头,说怕得要死,可更怕因为怕就什么都不做。
现在她每天六点起床,先喝一杯温水,再举两公斤哑铃二十分钟。
饮食改成地中海式,橄榄油管够,红肉一个月吃一次。
她说没别的秘诀,就是把以前熬夜省下的睡眠一次性补回来。
首尔一家私立统计,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女性里,术后一年仍在原岗位全职工作的不到四成,多数人选择降薪调岗或直接辞职。
朴美善的做法是给剧组写长信,讲清楚身体状况,要求每天拍摄不超过十小时,现场备独立休息室。
剧组照单全收,还给她配了随行护士。
事实证明,只要价值够大,规则可以为人让路。
国内社交平台上,乳腺结节话题阅读量过十亿,最火的一条帖子是女生分享穿刺经历,配图是带血的纱布。
评论区两千多条,一半在问疼不疼,一半在问多少钱。
没人问以后怎么活。
朴美善的视频下面,最高赞留言是:原来光头也能笑这么开,我明天就去预约体检。
体检中心趁热推出粉红套餐,钼靶加超声三百多块,比平时便宜一半。
护士说,节目播出那周,电话被打爆,预约排到两个月后。
有人从坐火车来,只为做个检查。
护士问为什么不在当地做,姑娘说,看见朴美善活蹦乱跳,觉得同一套设备更吉利。
医生提醒,乳腺癌不是女人专属,全国每年约一万男性中招,因为不在意,发现时普遍偏晚。
朴美善在节目尾声加了一段话:男朋友老公也要摸,胸口硬疙瘩不分性别。
导播想剪掉,觉得不雅,她坚持保留。
播出后,真的来了几个男病人,最年轻的才十九岁。
朴美善现在拍戏,台词里如果出现癌症两个字,她会让编剧改成慢病。
她说,癌这个字眼太锋利,容易把病人钉在墙上。
观众需要知道的是,有人带着它继续生活,而不是直接躺进棺材。
剧组采纳,播出时弹幕安静三秒,随后刷过一排:原来可以这么讲。
节目结束,她回济州岛老家,陪母亲种辣椒。
地里活多,她戴草帽,头发还没长到能扎起来,风一吹像绒毛。
邻居夸她勇敢,她笑笑,说只是没逃。
夜里她把这段写下来,发到小号:体检报告比房产证更能决定后半生,别等疼才想起胸是自己的。
屏幕前的你,如果去年没做过乳腺检查,现在就去挂号,别拖。
早期花三百,晚期花三十万还可能保不住命,这笔账一分钟就能算清。
朴美善已经示范,活下来才有资格谈理想。
来源:清新星球CUgLa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