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58岁"国民爸爸"成东鎰(又译:成东日)近况曝光,他在新主持的节目《带轮子的家5》中透露,两个月内瘦了10公斤,自嘲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注意健康,"该培养好习惯了。"他双颊凹陷的模样,也引起观众讨论。
韩国58岁"国民爸爸"成东鎰(又译:成东日)近况曝光,他在新主持的节目《带轮子的家5》中透露,两个月内瘦了10公斤,自嘲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注意健康,"该培养好习惯了。"他双颊凹陷的模样,也引起观众讨论。
10公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放在年轻人身上,可能三天两头就长回来。放在58岁的人身上,掉的是肉,也是底气。镜头里,他两颊凹进去,颧骨凸出来,观众第一反应不是帅,而是心疼。这个年纪,身体一旦报警,就不是饿两顿能解决的。
节目组后来补了一句:他在北海道拍外景时累到被抬上车,直接拉去医院打点滴。医生当场下禁令:再这么折腾,胃出血算轻的。一句话,把所有人拉回现实:减肥不是小姑娘的专属,老头老太减过头,命都可能搭进去。
很多人过了五十,体检报告一出来,血糖、血脂、血压三条红线,医生一句“该减重了”,比老婆唠叨一百遍都管用。成东鎰也一样,戏约排得满,肚子一天比一天鼓,上镜得把裤腰提到胸口。他索性咬牙:两个月,先干10公斤。方法简单粗暴:一天两顿,顿顿水煮,拍摄间隙原地跑,晚上再泡健身房。体重秤数字往下掉,他以为赢了,结果身体先翻脸。
这事给所有想“老了再瘦一次”的人敲了钟。年轻人节食,最多掉点头发;中老年人节食,掉的是肌肉、骨量、免疫力。医学期刊早就写过,50岁以上人群如果半年内体重下降超5%,死亡率跟着往上翻。肌肉一没,走路打晃,摔一跤就是骨折,骨折后躺三个月,肺炎、血栓排队来报到。想靠饿回18岁,最后多半直接饿进病房。
更扎心的是,他这次减肥还带着工作指标。节目组要的就是“移动之家”的治愈感,观众爱看老戏骨撸袖子煎牛排,顺带聊人生。可镜头一开,他得先把自己塞进那件显瘦的牛仔衬衫,再笑着把泡面递给嘉宾。一天拍摄14个小时,收工后别人吃夜宵,他抱着保温杯数星星。治愈系?先治自己再说。
新加入的张娜拉在幕后说,成东鎰常在换景路上闭眼装睡,其实胃抽得难受。她偷偷在包里塞巧克力,被他挡回去:吃了就破功。老派演员把“敬业”刻进骨头,却忘了身体才是最大的本钱。观众只看到屏幕里他慈眉善目,不知道收工回酒店要人扶。这种“硬撑式减肥”在剧组里不是秘密,只是没人敢劝,怕耽误进度,更怕砸饭碗。
有人问他,干嘛这么拼。他回:儿子还在读大学,女儿学艺术,学费烧得比汽油快。一句话,把中年父母的焦虑摊在桌面。孩子没工作,房贷没还完,自己先老了,不拍戏靠什么?减肥只是表象,背后是“不能停”的恐惧。镜头前他笑得轻松,转头就把药片塞进嘴里,维生素、胃药、降压药排一排,像第二场剧本杀。
节目组顺势加了一集“老年健康特辑”,请医生坐镇,现场测骨密度。数据显示,成东鎰骨量只剩年轻人的七成,再掉两公斤,骨质疏松跑不掉。医生给出方案:每天蛋白质不低于1.2克每公斤体重,抗阻训练一周三次,先把肌肉守住。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瘦成一道闪电”在老年科就是“瘦成一张病历”。
更现实的问题是,普通人没有跟拍摄像,也没有营养师。小区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一听“减肥”就互相攀比,谁少吃一碗饭都能炫耀三天。有人一天三顿黄瓜,两周后低血糖晕在菜市场;有人跟着直播间买代餐,吃到肝酶飙升。儿女在外工作,老人在家瞎减,出事那天才赶回来签字。医院里这样的剧本,每月都能上演。
成东鎰这次被医生按头教育后,终于把食谱改了:早餐鸡蛋牛奶不能省,午餐杂粮饭配鸡胸,晚餐豆腐加蔬菜,训练从跑步换成哑铃和拉力带。两个月又过去,体重没涨,但肌肉量回来一点,走路不再飘。他在采访里松口:以后一年最多减两次,一次不超过三公斤。听起来像认怂,其实是认命。命只有一条,瘦法可以有很多条。
节目还在播,观众依旧爱看老男人做饭,但弹幕里多了几句提醒:爸妈要是也疯狂节食,赶紧拦。减肥不是错,错在把年轻人的速度套用到中老年身上。代谢不一样,修复能力不一样,连摔倒的后果都不一样。与其追求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如追求体检单上的绿灯。能自己系鞋带,能扛得动米袋,比穿回三十年前的牛仔裤实在得多。
回头看,成东鎰双颊凹陷那帧截图,像一面镜子,照出无数家庭的隐忧:父母老了,身体开始报警,却还想用极端方式证明自己“还行”。做子女的,与其寄一堆保健品,不如多给几个电话,陪他们去医院做一次体成分分析。告诉爸妈,肌肉比体重更金贵,慢慢减,才留得住陪我们久一点。
58岁减掉10公斤,听起来像励志大片,看完幕后才知道是惊悚片。愿每个想瘦的中老年人,先学会和岁月讲和,再和脂肪谈判。毕竟,晚年最好的状态不是瘦回少年,而是站在孙辈的毕业典礼上,还能挺直腰板,笑出一脸不用修图的褶子。
来源:小园娱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