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三,为了庆祝创刊20周年,韩国一线杂志《W Korea》 特意包下了首尔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的豪华包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作者 - 仙子狗尾巴花
监制 - 她姐
就在最近,现实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韩国上演。
上周三,为了庆祝创刊20周年,韩国一线杂志《W Korea》 特意包下了首尔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的豪华包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现场星光熠熠,堪称一场大型KPOP盛会。韩娱圈叫得上名字的男团女团成员,防弹少年团金南俊、郑号锡、金泰亨,女团AESPA全员,IVE张元英、安佑真悉数到场,一群俊男靓女身着昂贵的晚礼服,伴着现场奢华迷醉的灯光和音乐,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从杂志方社交媒体上晒出的动态来看,珠宝华服、星光璀璨,这场活动貌似与我们看过的那些时尚晚宴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这一片纸醉金迷中,恐怕没人能想到,这其实是一场以关爱乳腺癌患者为主题的慈善晚会。
更刺目的是,这个延续了20年的所谓“慈善晚宴”,多年时间里累计募集到的善款仅仅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1.4万元,也就是平均每年27.5万元。
不仅捐款额少得可怜,现场表演环节,还出现了更多对乳腺癌患者而言来说,几乎称得上侮辱性的表演。
巨大的割裂感,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排山倒海的指责随之而来。
最终,《W Korea》以一份迟来的道歉,为这场偏离轨道的狂欢仓促画上了句点。
道歉信中,主办方以一句愧疚轻飘飘带过。可这句道歉并不足以遮盖无比不堪的事实:一场慈善晚宴彻底沦为上流社会的社交名利场,参与者拓展了人脉,品牌获得了曝光,主办方收获了流量,而那些缠绵病榻的乳腺癌患者,却无人在乎。
当慈善“缺席”慈善晚会
借顶级杂志的影响力,向大众宣传乳腺癌的防治,这本该是一件双赢之举。
《W》杂志于1972年在美国创刊,是国际时尚界公认的权威媒体。
其韩国版《W Korea》在2005年获得授权创刊,之后凭借现代集团的有力支持,迅速在韩国时尚传媒领域崛起,成为稳居《VOGUE》《BAZAAR》《ELLE》之后的行业第四大女性时尚刊物。
以最新十月刊为例,封面邀请韩国国民影后孙艺珍与顶级导演朴赞郁共同出镜,彰显其卓越的艺人资源与内容影响力。
在二十周年这一关键节点,《W Korea》显然倾力策划,意图打造一场标志性盛会。以“Love Your W 乳腺癌慈善活动2025”为主题,活动场面盛大、声势夺人,红毯星光熠熠,郑秀晶、李敏镐、女团i-dle、AESPA,几乎集齐了韩娱的半壁江山。
然而,细心的韩国网友翻阅遍主办方的各类宣传内容后却发现,本应居于核心位置的“乳腺癌”主题,却在喧嚣中华丽地消失了。
首先,从主办方、受邀嘉宾,到会场布置与流程设计,几乎所有环节都未见与乳腺癌防治相关的实质性内容。
整场活动仿佛一场与“慈善”无关的时尚名利场。
粉丝们热衷于比较哪位偶像的生图状态更佳、谁佩戴的珠宝更为昂贵。明星的身体沦为移动的广告位,浑身带满服饰、配饰、美容护肤品的展示架,再也容不下一枚朴素的、象征乳腺癌关注的粉红丝带。
韩网网友更是进一步扒出,多年来出席这场晚宴地众多明星中,只有男演员安宰贤胸前佩戴了粉丝带。
而主办方精心策划的明星互动视频,也充斥着“对镜头撒娇”等肤浅内容,将本应承载公益呼吁的传播资源,消解为一场不痛不痒的流量游戏。
一边是纸醉金迷的奢靡派对,上百条享乐视频让人应接不暇;而另一边则是赤裸的残酷现实,乳腺癌已成为侵蚀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症。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官网的信息,仅2022年,全球大约每13秒就有一名女性确诊。现如今,每年大约有67万女性死于乳腺癌,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人口的总和。
一场本就是为乳腺癌患者募捐而发起的慈善晚会,全然与募捐、与乳腺癌都无关系。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派对上的觥筹交错,恰恰公然违背了最基本的乳腺癌防治常识——饮酒是国际公认的头号乳腺癌致病因素。
从主题的缺失到风险的纵容,一切细节共同指向一个事实:所谓的公益,只是这场狂欢可有可无的注脚,慈善两个字早已被彻底悬置。
被消费的女性身体
一个刺目的对比是,这场打着慈善名义的募捐,最终只筹得1.5亿善款。而品牌方累计了10亿的赞助费。
相较于疾病科普,赞助商的产品能否获得有效曝光,似乎才是主办方心中真正的“C位”。
最近《W Korea》晚宴的争议中,一则去年的旧传闻也重新获得网友们的关注。
在去年的慈善晚会中,一位女演员因为没有穿着赞助方提供的丝袜,而被拒绝走红毯。今年这位女演员的身份被坐实,正是出演过《狼少年》《大力女子都奉顺》等多部热门影视作品的国民级演员朴宝英。
因品牌提供的丝袜尺码不合身,她选择光腿出席,之后她不仅被慈善晚宴的红毯拒之门外,后续官方发布的照片,还特意裁掉了她的下半身。
本该是一场呼吁接纳自我的活动,却容不下一双没穿丝袜的腿,女性的身体,在镜头里成了需要被“规范”和“展示”的存在。
更讽刺的是,这场以“关爱”为名的宴会,将对乳腺癌患者身体的关怀,扭曲成了对“完美”女性身材的刻意褒扬,仿佛只有符合大众审美的身体,才配被看见、被肯定。
女团AESPA成员柳智敏被要求即兴来一段舞蹈展示,播放的背景音乐是最近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Sugar On My Tongue》(舌尖上的糖)。
视频中的她身着Prada黑色低胸礼裙,手拎同品牌包袋,配合着“you body is so sweet ”的洗脑歌词,手掌顺着身体玲珑的曲线轻轻划过。
另一组女团i-dle的《Queencard》舞台上,性感热辣的舞步搭配“my boob and booty is hot”的自信唱词,观众热烈应援,所有参与者将慈善晚会的主题忘却,也将那些因癌症切除乳房的患者彻底抛诸脑后。
男歌手朴宰范的歌曲《MOMMAE》同样入选。这首歌中文译名“身姿”,暗喻女性曲线美,歌词更是直白地表露对女性曼妙身体的渴望。
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过去许多年间乳腺癌中晚期的女性,不得不面对切掉乳房的残酷事实。哪怕随着医学的进步,切除乳房不再是必选项,但乳腺癌患者的身材,至少绝不全都是“完美的”“曼妙的”。
当他们在台上唱着渴望完美,渴望曼妙身材时,早已和慈善两字,背道而驰。
晚会选曲的逻辑直白得近乎功利:只挑最火、最有话题度的曲目,为的是在社交媒体掀起讨论。
当然,这些歌曲本身并无不妥,只是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场合。
它们让一场本该聚焦乳腺癌患者关怀的晚会,沦为炫耀“完美身体”的秀场,人为划出了一条“完美”与“残缺”的鸿沟。
那些因疾病被迫承受身体创伤的患者,本就敏感的自尊,又因此被重重刺痛。
很多学者都进行过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调研。事实证明,经历过乳腺切除手术的女性,往往容易陷入抑郁情绪中,有些人甚至会因为自卑而放弃后续的康复训练,进而造成更严重的生理影响。
本质上,这种“完美/残缺”二元叙事的背后,藏着的是社会对女性身体的隐形规训,而乳腺癌慈善晚会本该承担起消除偏见的责任,如今却冲在了加重歧视乳腺癌患者的第一线,这才是最令网友们愤怒的核心所在。
而当所有喧嚣散去,最刺眼的真相藏在财务明细里。
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晚宴,集顶级富豪和顶流明星于一堂,最终只为乳腺癌患者募集到了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4.2万)的善款,但根据韩国网友的现身说法,自己治疗乳腺癌仅一年的费用就高达2000万韩元。
超过75名明星参与的乳腺癌慈善晚会,最终募捐到的金额,只够7.5个乳腺癌患者一年的治疗费用。
B站@爱豆了嘛搬运韩网乳腺癌患者评论
换句话说,这样一场备受瞩目的年度盛会,在多年时间里既没有发酵出有效的慈善宣传,也并未筹集到可观的善款,让人不禁好奇,这场耗费顶级资源、聚拢万千目光的慈善晚会,究竟是为谁而办?意义又该从何谈起?
主体的回归
放眼全世界,乳腺癌防治的公益活动,早已超越简单的募捐,正在以多元形态重塑着女性身体的主体性——从街头到艺术场域,从城市地标到国际运动,每一场行动都在为“被规训的身体”松绑。
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公益跑”这类轻量级活动,通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吸引大众加入,将“关爱乳腺”融入日常。
以美国规模最大的“大步对抗乳腺癌”(Making Strides Against Breast Cancer)为例,活动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为乳腺癌患者构建起深度的支持网络。
幸存者、患者、家属与医护在步行中联结,筹集的善款直接资助美国癌症协会的突破性研究,同时提供免费筛查与心理咨询服务,让“早发现、早治愈”从口号落地为可触及的希望。
浪漫之都巴黎则会在每年10月化身“乳腺癌防治主题城市”。
今年9月30日夜晚,埃菲尔铁塔准时披上粉色光纱,用最醒目的方式提醒女性关注乳房健康。
图源|小红书@麦子_yo
曾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2024》的法国歌手乔伊斯·乔纳森,还在粉塔下举办公益演唱会,歌声与灯光交织,将“关爱”从标语变成可感知的温度。
体育赛事亦成为重要阵地,在最近的一场欧冠比赛中,有球队穿上了限定的粉色球衣,赛场上跃动的粉色,既是视觉符号,更暗含“运动促进康复”的理念,让患者看到,疾病从未定义她们的活力。
最具突破性的,是艺术家以创作重构女性身体话语权。
目睹了妻子遭受乳腺癌化疗的痛苦后,美国摄影师鲍勃·凯里披上粉色蓬蓬裙拍摄了一系列“芭蕾舞女”主题照片。镜头里,凯里沉重的、不“完美”躯体与轻盈的纱裙碰撞,解构了传统概念中的所谓“美丽”。
英国摄影师乔·斯宾塞以照片的形式记录自己乳腺癌抗争的全过程,她不避讳“不完美”的肉体,用影像郑重致敬生命的韧性,彻底颠覆了“理想化女性身体”的刻板想象。
图源| 微博@艺述英国
我们并不反对慈善晚宴借助明星的光环扩大影响力,也不介意明星借此获得曝光,但前提是,晚宴不该与筹备的初衷背道而驰,舍本逐末,甚至将其作为明星、杂志名利双收的踏板。然后在觥筹交错后,真正应该被看到被帮助的乳腺癌患者被完全抛诸脑后,甚至遭到羞辱。
真正的乳腺癌公益,可以像上述一场场马拉松、一个个基于自身的行为艺术那样:女性成为自身故事的讲述者,在镜头前坦然展露,在前行中彼此支撑,在歌声里重获力量。
当所有人行动起来,将身体从“被审视的对象”变为“表达的主体”,乳腺癌防治才算真正照见了人文的温度。
来源: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