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及日韩关系 高市早苗:我喜欢韩国海苔 化妆品 爱看韩剧

棒子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13:26 1

摘要:“我非常喜欢韩国海苔,还在用韩国化妆品,也经常看韩剧。”当地时间10月21日晚,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就任后首次记者会上,面对韩国记者关于“日韩关系担忧”的提问,以一连串生活化的表态给出了特殊回应,同时明确表达了期待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面的意愿。这场被媒体称为“

“我非常喜欢韩国海苔,还在用韩国化妆品,也经常看韩剧。”当地时间10月21日晚,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就任后首次记者会上,面对韩国记者关于“日韩关系担忧”的提问,以一连串生活化的表态给出了特殊回应,同时明确表达了期待与韩国总统李在明会面的意愿。这场被媒体称为“消费品外交”的发言,瞬间将紧绷的日韩关系话题从政治谈判桌拉到了民众日常,却也藏着多重战略考量。

高市早苗的“温情表态”,实则是对韩国社会疑虑的精准回应。作为长期持右翼立场的政治人物,她此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的言论,早已让韩国舆论贴上“强硬派”标签。而就在她上任前夕,韩国国会刚通过决议,要求日本企业就强征劳工问题拿出实质性赔偿方案,历史遗留问题的阴影持续笼罩双边关系。此时抛出“海苔、化妆品、韩剧”这三大韩国文化符号,堪称巧妙的公关策略——正如安倍晋三当年借《来自星星的你》拉近与韩国民众距离的手法,高市早苗用最贴近生活的话题,试图消解韩国民间的对立情绪,将“右翼鹰派”的刻板印象软化为民俗文化爱好者的形象。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份“示好清单”精准避开了所有敏感雷区。从领土争议到历史赔偿,从军事摩擦到贸易壁垒,高市早苗对所有核心矛盾闭口不谈,转而聚焦于双方民众无分歧的消费领域。她甚至刻意回避提及“竹岛”(韩称“独岛”)等刺激性词汇,算准了韩国媒体不会对“韩剧话题”进行对抗性剪辑,从而确保表态能以最温和的姿态触达两国民众。这种“用滤镜遮伤疤”的沟通方式,既给了韩国民众台阶,也为自己预留了政治空间——对内可向右翼支持者辩解“未在历史问题上让步”,对外则展现“包容姿态”。

表态背后,是高市早苗应对多重外交与内政压力的现实考量。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7日访日仅剩数日,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协议的账单已摆在案头,美方不仅要求日本兑现关税减免承诺,还施压追加液化天然气订单。在此背景下,改善日韩关系成为高市早苗的重要策略:若能与同样面临美国关税压力的韩国形成协同,便可将“单方对美妥协”转化为“日韩联合应对”,在半导体供应链等领域获得谈判筹码,同时减轻国内企业的单独承压。而李在明政府近期也呈现对日缓和态度,这位曾批评前任“屈辱外交”的总统,上任后多次表示“不纠结历史、扩大合作”,甚至为2015年“慰安妇”协议辩护,这种态度转变为高市早苗的示好提供了回应基础 。

不过,这场“消费品外交”的实际效力仍存疑。富士电视台镜头捕捉到,高市早苗办公室书架上的《冬季恋歌》DVD仍裹着塑料封膜,无任何翻阅痕迹,暴露了其表态的表演性质。韩国舆论虽对“文化共鸣”表现出短暂兴趣,但主流声音仍在追问历史赔偿的实质进展——韩国《中央日报》评论指出,“海苔与面膜遮不住强征劳工的伤疤,韩剧台词也替代不了正式道歉”。更关键的是,日韩关系的核心矛盾从未消解:韩国法院的赔偿判决仍在执行,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出口限制尚未完全解除,军事领域的摩擦风险也未消除。

从安倍的《来自星星的你》到高市早苗的“韩剧海苔组合”,日本政客对“文化破冰”手法的重复使用,恰恰说明双边关系缺乏根本性解决路径。高市早苗期待与李在明会面的表态,或许能开启对话窗口,但当话题从“化妆品偏好”转向“赔偿金额”“历史认知”时,真正的考验才会到来。正如分析所言,这场看似温情的外交秀,本质是“用最廉价的文化符号,换取最宝贵的缓冲时间”,而日韩关系的未来,终究无法靠海苔与韩剧来锚定。

来源:阿峰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