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全韩国民初恋,却一度因正义感被请愿处死!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10-13 13:13 2

摘要:2018年,韩国国民初恋裴秀智因为替一个性侵案的受害者说话,被20万人在青瓦台网站上要求“处理”她。

2018年,韩国国民初恋裴秀智因为替一个性侵案的受害者说话,被20万人在青瓦台网站上要求“处理”她。

这事儿放哪个明星身上都得吓退三步,但她后来只说了句“保护受害者的心思,不能因为案子结果变了就改”。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从陪朋友选秀意外出道的姑娘,怎么敢拿自己的“初恋”招牌去赌。

先看她怎么火起来的。

2009年她陪朋友去选秀,JYP的星探一眼看中她,练了一年就跟着女团miss A出道,出道歌《Bad Girl Good Girl》直接拿了所有音乐榜单的第一。

这速度比坐火箭还快,你说为啥?

那会儿韩国女团拼颜值拼歌舞,但她身上有种“邻家妹妹”的劲儿,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漂亮,观众觉得“这姑娘跟我身边的谁谁谁很像”,没距离感。

2012年她演了电影《建筑学概论》,演个清纯大学生,那电影破了韩国爱情片的票房纪录,“国民初恋”这名号就钉死在她身上了。

但“初恋”这标签看着光鲜,其实是个笼子。

观众就认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样子,稍微有点不一样就得挨骂。

她心里肯定清楚,靠清纯吃饭能吃几年?

2011年她演《Dream High》拿了百想奖的新人演员奖,2012年电影爆了,可到2015年,她都23岁了,总不能一直演18岁少女吧?

所以2018年她敢碰性侵案这事儿,不是脑子热。

那会儿她刚和李敏镐分手,三年恋情没炒作过一句,男方说“她最懂我”,说明她私下不是个爱出风头的人。

她站出来说话,更像是想告诉大家:我不只是那个会笑的初恋,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想为那些不敢说话的人说句话。

可韩国网民对明星的要求严得吓人,尤其碰性侵这种事儿。

后来案子反转,说受害者可能撒谎了,网民立马炸了:“你一个明星懂什么?瞎掺和!”20万人请愿,说白了就是觉得她“德不配位”——你顶着“国民初恋”的名号,就该乖乖待在漂亮的壳子里,怎么敢对这种“脏事儿”指手画脚?

但她偏不低头,说“保护受害者的心思不变”。

这话听着犟,其实是在给自己撕标签:我不是你们的“完美初恋”,我会犯错,但我敢站出来。

你以为这事儿让她凉了?

恰恰相反。

2020年疫情刚严重的时候,她捐了1亿韩元给医院的医生护士;2022年冬天,又给没钱买厚衣服的人送了一批冬衣;平时还老给帮女性维权的组织捐钱。

这些事儿她没大张旗鼓宣传,但媒体一报道,大家慢慢发现:这姑娘不是说说而已,她是真的想帮人。

为啥?

因为光靠“敢说话”不够,得用实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作秀”,这样才能把“争议”变成“口碑”。

更聪明的是她在演戏上的动作。

2023年她演了《安娜》,里面角色是个假身份的骗子,又狠又脆弱,跟“清纯”半点不沾边,最后还拿了青龙奖的提名。

2024年新剧《许愿吧,精灵》一播就成了网飞韩国区第一,演个会魔法的精灵,又甜又灵。

你发现没?

她挑的角色要么是复杂的成年人,要么是奇幻的非人类,就是不想再被“初恋”捆着。

为啥这么拼?

因为韩国娱乐圈更新快,偶像花期短,只有成了“能演各种角色的演员”,才能在这行站得久。

现在的她,连续五年都在福布斯韩国名人榜上,代言了12个领域的东西,从口红到衣服到吃的,一支广告就能拿10亿韩元。

广告商又不傻,他们选她,是因为她身上标签多:想看清纯回忆的,有“国民初恋”;想看有担当的,有她帮受害者、做公益;想看专业的,有她拿提名的演技。

一个人顶三个人用,曝光度还高,争议那会儿天天上新闻,现在新剧又爆,商家当然愿意掏钱。

说到底,裴秀智从陪朋友选秀的素人,到被20万人请愿,再到现在的“全能女王”,她要的从来不是“永远的初恋”,而是“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你说,一个明星敢为正义冒险,哪怕犯错,是不是比一辈子装清纯更值得被记住?

来源:魔妈读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