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光“沾光”了;全智贤辱华风波、噩耗频来,秋瓷炫却口碑暴涨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10-03 08:12 2

摘要:同档期,林允儿在《暴君的主厨》里让明朝使臣给朝鲜王下跪,微博热搜挂到第二天中午。

“大连怎么又成韩国战场了?

上周刷到《暴风圈》预告,弹幕直接炸成烟花。

全智贤一句台词把地图炮开到中国东北,品牌广告秒撤,电商搜索量一夜掉七成。

同档期,林允儿在《暴君的主厨》里让明朝使臣给朝鲜王下跪,微博热搜挂到第二天中午。

网友总结得损:一个炸地理,一个炸历史,韩剧八月连放两雷,精准踩中中国观众的两根逆鳞。

撤广告、停版权、弹幕标注“与正史不符”,平台动作比观众骂战更快。

有人纳闷:韩剧不是最会谈恋爱吗,怎么突然改行搞地缘政治?

答案其实不新鲜——韩国编剧想冲国际榜,就得加“历史厚重感”,可他们眼里的厚重,在中国观众看来就是乱点鸳鸯谱。

把大连写成前线,等于把南京写成殖民地,谁受得了。

更尴尬的是,剧组真跑到大连取景,镜头里碧海蓝天,字幕却配“战争边缘”,城市官微想转发宣传,看到成片连夜删帖。

大连人自嘲:拍个婚纱照都能入镜,结果成了炮灰,找谁说理。

历史那条线更离谱。

《暴君的主厨》里,明朝使臣端端正正给朝鲜王行大礼,韩国观众看得热血,中国观众看得脑溢血。

首尔大学金宰贤教授自己都忍不住吐槽:实录里写的是朝鲜王亲自出城迎诏,跪的人是他,不是明朝官员。

编剧大概觉得“跪”视觉冲击强,干脆让使臣跪,顺带把宗藩关系翻个面,爽点有了,代价也到了——CJ ENM财报直接写明“中国版权销售全面停滞”,一句话,上亿韩元打水漂。

有人赚就有人稳。

秋瓷炫这边,直播间里一句“中国是我第二故乡”,弹幕刷到飞起,品牌方趁热官宣新代言,代言费涨四成。

同在韩国出道,有人掉级到B,有人升咖,区别不过是把“尊重”俩字写进简历。

韩国经纪公司现在最忙的岗位叫“中国舆情监测”,每天盯着微博、抖音、小红书,看到“辱”字苗头就拉群开会。

业内人士透露,以前只配翻译,现在得配历史顾问,预算直接翻倍。

最魔幻的是,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出来打圆场:政府不背锅,创作自由。

翻译成人话——你们吵,别耽误我收税。

平台也没闲着。

优酷率先上线“历史真实性说明”弹幕,飘黄字提醒“此情节与正史不符”,被用户戏称“官方吐槽最致命”。

据说内部审核新增一条死规矩:境外剧送审必须附完整中译本,连道具上的汉字都要翻,就怕再出现“跪错人”的尴尬。

中韩合拍片《共生》干脆请两国编剧坐一张桌,谁写历史谁举证,会议室里吵到半夜,最终折中方案:明朝使臣不跪,朝鲜王不傲,双方互相作揖,观众爱信不信。

北京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干脆立项,名字直白——“影视作品中的历史再现”,经费刚批下来,第一站就去横店蹲剧组,誓要把“乱编”堵在开机前。

说到底,观众不是玻璃心,是雷区被踩太多次。

大连人不想在自家阳台看炸点,明粉不想在夜宵档看使臣下跪,情绪一叠加,遥控器就是最便宜的抗议工具。

韩剧如果想继续吃海外这碗饭,得先学会把“别人的家史”当“别人家的瓷器”——轻拿轻放,别随手捏个爽剧就摔。

下次再写中国地名,建议编剧先买张机票,实地走一圈,别在谷歌地图上随手一戳;想改历史,也先去图书馆借本书,别靠脑补。

毕竟,观众可以换台,平台可以下架,只有钱包受伤的世界,没人想替谁买单。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